64歲環衛工自製笛子(64歲環衛工自製笛子)
2023-04-15 03:26:47 1
64歲環衛工自製笛子?華商報訊(記者 佘欣 實習記者 蒲陽 實習生 王路 攝影 強軍)環衛工老劉愛吹笛子,周圍人都知道,但多數人不知道每根笛子都是他自己加工製作的,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64歲環衛工自製笛子?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64歲環衛工自製笛子
華商報訊(記者 佘欣 實習記者 蒲陽 實習生 王路 攝影 強軍)環衛工老劉愛吹笛子,周圍人都知道,但多數人不知道每根笛子都是他自己加工製作的。
摸索研究做笛子
能吹十幾首曲子
64歲的劉炳武家住西安市灞橋區席王街辦蘇唐水村,2005年起在紡織城街辦紡建路段做環衛工。「從當環衛工開始,我沒事就摸索著做笛子,現在能吹十幾首曲子。」劉炳武說,剛開始做笛子時,打孔位置不合適,會影響音準,現在摸清了方法,一小時就能做好一支笛子。
「找一截厚一點的塑料管,裝修用的線管就行,用鋼鋸條和螺絲刀在上面打8個眼,笛子尾部留一寸的距離,打眼時兩個孔間的距離約兩個鋼鋸條的寬度。笛膜就是水果店包蘋果的塑膠袋,密封住一個孔就能用了。」劉炳武說,塑料管和塑料紙的薄厚都會影響發聲,「後期加工就是用鑰匙等手邊的工具,把小孔磨光滑就好。有時候吹一會笛,膜有了蒸汽就吹不響了。」
劉炳武說,自己以前都是借同學朋友的笛子,吹一會兒就還給人家,現在製作笛子都靠回憶。雖然愛好音樂,但劉炳武從沒上臺表演過,他說自己害羞,「曾和哥哥一起去考戲曲研究院,大家都唱歌,我羞得張不開口。」
家庭條件艱苦
妻子曾不支持他吹笛子
高中畢業後,1976年到1981年,劉炳武去當兵5年,期間在1979年結婚。提起老伴兒,他嘿嘿一笑,「我家掌柜的一點都不支持我吹笛子,早幾年只要發現我吹笛子,就把我的笛子扔了,她怕我光吹笛子耽誤掙錢,前後扔了我十來個笛子。我也不管,她扔了我再做。這幾年兩個兒子都工作了,她也不說我了,任由我發展愛好。」
當兵期間,吹笛子的愛好暫時擱置,「那會兒迷上了武術,復員後忙於生計,先當司機到處送貨;後來跟同村人一起幫人裝車,裝一車石頭10元,裝一車沙子5元,我們4個人分;再後來開車拉樓板一年多,家裡算是好過一些。」
去年,兒子給劉炳武買了新二胡,「二胡拉得不好,只會簡單的幾個音,還是喜歡吹笛子。」劉炳武說,笛子是根據簡譜學的,第一個譜子是掃地時撿的,後來有的是自己從書上找,還有的是轄區居民給複印的,「我基本都是下了班吹一會兒,或者晚上太黑看不見路的時候,自己吹著逗逗樂。」
凌晨6點上班前先幫妻子打馬路
劉炳武掃馬路分早晚班,早班凌晨6時至下午1時,晚班下午1時至晚10時,「早班凌晨4點起床,我家掌柜的每天早上要打掃一個家屬院,她腿不好,我早上先把她送去,陪她打掃完送她回家,趕6點前到達我的工作崗位。」劉炳武說,如果自己上晚班,「掌柜的就不用出門了,我去替她把活幹了,她在家照顧大孫子和小孫女。」
昨日,在劉炳武清掃的紡建路段,他吹奏了《萬水千山總是情》、《牡丹之歌》、《學習雷鋒好榜樣》、《在希望的田野上》、《南泥灣》等七八首曲子,引來了其他環衛工和周圍居民、商戶老闆的圍觀捧場。
紡織城街道環衛科辛亞軍說,轄區有400多名環衛工,「我們的保潔員不光會掃路,還有手藝啥都懂,真是高手隱藏在民間。」劉炳武的同事對他也是好評滿滿:「老劉人好很,脾氣也好。我們平時都愛跟他開玩笑,他愛吹笛子,我們也愛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