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地雷戰戰術基礎作用(抗戰戰場真正的地雷戰主力裝備)
2023-04-15 03:53:15
抗日戰爭中,敵後八路軍開展的地雷戰炸得日偽軍聞風喪膽。電影《地雷戰》中,山東海陽人民利用當地有限的生產條件,製造了大量簡易地雷。由於炸藥和鋼鐵來源困難,出現了石殼雷等爆炸器材。
按照現在的軍語,海陽人民製造的是就便爆炸器材。現在國際通行的提法,是IED(Improsived Explosive Devive),簡易爆炸物。敵後的軍民,就是利用這樣的條件,創造了地雷戰的奇蹟。
據日軍戰情通報記載:「無論有無敵情,應經常對周圍嚴加警戒,禁止單獨行動。過去對此放鬆警戒,因而遭到襲擊或掛雷、地雷、手榴彈等意想不到的災害的,為數不少。」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國軍也曾運用地雷戰且取得了擊斃日軍師團長的輝煌戰績。
敵後抗戰民兵埋設地雷破壞鐵道
1942年5月,日軍為摧毀浙江、南昌的機場,阻止美軍轟炸日本本土,發動了浙贛會戰。東段日軍於1942年5月分三路向金華、蘭溪進犯。第15師團由有「急先鋒」、「虎將」稱號的酒井直次中將率領,從蕭山出發,經諸暨渡浦陽江南下,於24日到達蘭溪以北馬澗等地區。
國軍第3戰區長官部令一部固守蘭溪、壽昌、以策應主力部隊集中在衢州會戰;為了避實擊虛,又將浙江中部劃為遊擊作戰地區。命令各部在蘭溪江東岸炸毀橋梁,埋設地雷,設置路障,破壞交通,截斷水運,使敵糧彈不繼,傷亡無法補充。為此,長官部工兵監調拔軍列運輸黃色炸藥10噸及地雷約兩千餘枚供各部隊使用。卻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因日機猛炸金華車站,滿載地雷炸藥的專列被迫疏散到金蘭鐵路支線,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為了防止這批地雷落入敵手,第3戰區長官部命令駐地國軍第21軍第146師派出獨立工兵第8營就地銷毀這批地雷。
146師獨立工兵第8營副營長兼代理營長黃士偉,登上軍列在查驗了這批地雷後發現:這批地雷性能完好,如果利用起來,可以對日軍構成很大威脅。黃士偉的建議很快得到了上級的認可。為延滯日軍進攻速度,長官部於5月26日命令第146師所指揮之獨立工兵第8營副營長兼代理營長黃土偉率工兵一排,受該師第438團一個步兵營的掩護,夜間突進蘭溪江東岸埋設地雷,限27日前完成任務。
此時,黃士偉所在的國軍21軍146師正在壽昌大小長山一帶阻擊日軍酒井的十五師團。當日傍晚,黃士偉和擔任掩護步兵營長閻澤民奉命一起趕到駐守蘭溪城新21師師部。師長羅君彤已經接到了撤守的命令,正在布署撤退。羅師長詳細介紹其前哨陣地的路線、地形、埋雷地區、絕密口令等,為次日晚進入現場作業作出了妥善的準備。
作戰地圖上詳細地標出了新21師師屬工兵連敷設的雷區,上面表明蘭溪城郊周圍已經密密麻麻布滿了地雷,唯城北蘭溪江東岸還有一片地區是空白。黃士偉兩眼仔細盯在這片空白區內,決定就在這裡下手。他還提出的上級既然已經決定放棄金華與蘭溪兩座縣城,預計次日敵軍必來,必須採用短期突擊埋雷的方式,即埋雷時間與敵抵達雷區時間在6小時之內。眾人一致贊成。
浙贛會戰中進攻的日軍
中國軍隊用地雷伏擊日軍坦克
1942年5月27日深夜,月亮暈暗,時隱時現,雲層很厚。在步兵營護衛下,黃士偉率領工兵排趁夜暗趟過蘭溪江,潛入敵我交戰無人地帶準備布雷。經過認真勘察地形,他發現眼前三岔路口有一個隆然凸起的小山坡,約二三十米高,距蘭溪縣城垣約三裡路,既可通視縣城,又在輕重武器射程以外,必定是日軍指揮員指揮觀察的最佳之處。
黃士偉果斷地命令環圍小山坡,進行埋雷二、三十釐米深度的標準工兵作業,交錯地將60枚4號甲型地雷全部埋下了,並將信管調在殺傷人馬的100KG級刻度盤上。埋雷後進行了重點偽裝,不僅恢復了草皮,還用落葉樹枝掩蓋可能留下的痕跡。至28日拂曉,布雷作業全部完成,黃士偉率部安全撤回陣地。此時昏黑的天空雷聲沉沉,密密下了陣雨。
國軍埋設的地雷
1942年5月28日早上,大雨還在譁譁地下著。日軍第十五師團在攻擊中進入了蘭溪城外雷區;「轟」、「轟」爆炸聲不時響起,傷亡報告不斷傳來。7時許,前來督戰的師團長酒井直次偕幕僚們,將石廓山下一處墓前石柱的地方當作臨時指揮所,命令工兵聯隊長河野順治中佐派出一個工兵小分隊,探除前進道路上的地雷。上午10時左右,大雨漸停。工兵小分隊報告前方道路可以安全通過,酒井與他的師團部幕僚重新跨上東洋軍馬。
為確保安全,騎兵衛隊在前邊開道,步兵尖兵分隊跟進,其後才是師團本部。情報參謀間瀨淳二少佐、第13軍總部參謀古谷金次郎走在前面,酒井走在中間,後面是參謀長川久保鎮馬少將和作戰參謀吉村芳次中佐等人。當行至蘭溪縣城北面1500米處的三岔路口時(今蘭谿市北郊一裡壇),酒井直次一眼瞥見前方三岔道側有一山坡,便躍馬登高,欲察看地形。
10時45分,酒井的軍馬踏中了地雷,「轟」的一聲巨響,彈片和沙石騰空而起,爆炸的氣浪把酒井從馬背上掀起,重重摔到地上。軍馬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腳掌全部被炸碎,血流如注。參謀長川久保立刻跳下馬來,奔至酒井處,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軍醫。但野戰醫院的軍醫都已分散到各包紮所,遲遲不能趕來。幕僚們慌亂一團,人馬相撞。又觸地雷爆炸,宮下兵器部長、佐野獸醫部長及部員佐山中尉各有死傷。
約半小時後,軍醫部長細谷大佐才趕到,立即為酒井檢查、處理傷口,採取急救措施,隨後,命令士兵用擔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約200米處的一棟房屋內,等待向後方醫院轉送。沒過多久,酒井直次的傷勢突然惡化,雖經搶救仍於當日14時13分氣絕身亡。
日軍第15師團長酒井直次
酒井直次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建立新式陸軍後,第一個被打死在戰場上的現任陸軍師團長。為了不動搖軍心,日軍中國派遣軍司令部決定封鎖消息。直到1942年9月27日,日本陸軍省才對外公布酒井直次中將陣亡的消息。
負責埋雷的工兵營長黃士偉,也一直到1985年,才從書中知道當年親手埋下的地雷炸死了敵酋師團長。
布設雷場擊斃日軍第15師團長的黃士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