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糖篩檢查過程需要注意什麼(孕期檢查唐篩糖篩和糖耐)
2023-04-15 04:49:21 1
文丨福林媽咪
前兩天福林媽寫了一篇關於孕期糖篩檢查的文章,結果從留言中發現,好多孕媽弄混了「糖篩」和「唐篩」以及「糖耐」的區別,今天我們就來仔細區分一下它們兩個到底有什麼區別吧!
作為孕期檢查其中重要的兩項,它們所針對的是兩種不同的病症。
「唐篩」是「唐氏綜合症篩查」的簡稱,是為了排查胎兒基因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也叫21三體綜合症。而「糖篩」是「妊娠期糖尿病篩查」的簡稱,而「糖耐」的「糖」正是糖篩的「糖」,一般是糖篩檢查沒通過,醫生會建議進一步做糖耐。
一、唐篩和糖篩的區別:
1. 檢查時間不同
孕媽懷孕後,第二次正式產檢,應該就是唐氏篩查,一般是在胎兒15到16周進行。由於唐氏綜合症是由於染色體異常導致的,所以唐氏患兒出一出生就會面臨身體發育畸形、運動語言、智力等方面有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等問題,所以在孕期早些進行這樣的排查,也是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
而糖篩檢查則是在24到28周進行檢查。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孕媽在孕期會出現營養過剩等問題,妊娠糖尿病發病率越來越高,所以糖篩檢查也變得很重要。孕24周到28周做糖篩,可以提醒孕媽預防妊娠糖尿病的出現,能夠合理飲食,適當運動,最終順利分娩。
2. 檢查項目不同
唐氏篩查在檢查之前需要空腹,然後通過抽血檢驗孕媽血清中甲型胎兒蛋白等指標的濃度,還要結合孕媽媽的預產期、體重等其他指數,來評估胎兒患唐氏綜合症的風險。
糖篩也需要孕媽提前禁食8-14小時,然後在早餐之前把50克葡萄糖溶於200毫升水中,分五分鐘把它喝完,一小時後再進行抽血檢查。如果孕媽血糖含量小於7.8,那麼孕媽患有妊娠糖尿病的風險較低,也就是說,糖篩檢查就通過了。
3. 檢查結果有風險,進一步檢查的項目也不同
唐篩和糖篩,除了基本的檢查項目之外,如果孕婦表現出有比較高的患病風險,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
唐篩初步檢測結果如果為風險較高,孕媽可能需要去做「羊水穿刺」或「無創DNA產前檢測」。簡單的說,羊水穿刺就是醫生在B超指引下,用一根細針穿過孕媽媽的腹壁,進入羊膜,抽取羊水,然後檢查其中胎寶寶的染色體,不需要麻醉,5-10分鐘即可,一般情況下是安全的。
糖篩檢查如果一次沒有通過,醫生也會建議孕媽過幾天再來檢測。再次進行的檢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糖耐」,也是先讓寶媽服用「糖水」,濃度可能會更高,然後分別檢測1小時、2小時、3小時後孕媽的血糖值,如果其中有兩項超標,則會被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
二、「糖篩」和「糖耐」的區別
糖篩和糖耐的其實都是為了檢測妊娠期糖尿病,只不過糖篩是「50克葡萄糖負荷實驗」,糖耐是「75克葡萄糖耐量試驗」,有的醫院會直接讓孕媽們做「糖耐」,有的寶媽是沒能一次通過糖篩實驗,所以要做第二次。雖然這個「糖水」甜的齁人,不過寶媽還是要按照要求喝完它,配合醫生的檢查哦,這才是對自己和胎寶寶更負責的做法。
最後,孕期檢查有很多,孕媽不要因為覺得麻煩或者花費比較貴,就不去做產檢,如果有問題,早些發現,能夠早些改善,孕媽媽也不至於陷入被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