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記一個吃人的時代(狂人日記吃人的世界)
2023-04-14 23:37:41 2
《狂人日記》最初發表於一九一八年五月的《新青年》,這篇文章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魯迅先生用他辛辣的文筆毫不留情的揭露了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吃人的社會本質。
這篇小說借患有「迫害狂」之類症狀的狂人十三篇日記來鞭撻吃人的禮教。表面讀起來,語句雜亂無章,語言瘋癲,當你真正讀出了魯迅先生的本意之後就會感到侵入骨髓的寒意。正如《紅樓夢》所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我當然不敢自負解了其中的滋味,在這裡就把自己讀後的感想寫下來與大家交流。
《狂人日記》的主題是什麼?是新思想與舊思想相衝突下,所暴露的問題———封建思想和禮教對人民的壓迫。這裡先撿兩個片段做一下分析。
很好的月光、趙家的狗魯迅先生生活的時代,軍閥混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更為嚴重的則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民思想麻木,沒有絲毫生氣。這樣的時代是非常黑暗的。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新文化運動開始了,這場運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解放了一些人麻木的思想,狂人就是其中之一。所以他才會寫下「精神分外爽快」、「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他成為了有著先進思想的進步分子,這與之前有著雲泥之別。
宋朝編寫了《百家姓》,自然以趙為第一大姓,「趙家的狗」就暗指了統治者的爪牙。正因為自己接觸到了新的思想,擺脫了統治者的思想控制,他的狗才會多看一眼。它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咬到「我」,「我」自然會害怕。
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狂人因為踹了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而被大家敵視,甚至被小孩兒敵視。這個古久先生的薄子指的就是我國封建主義的長久統治。生活在這樣的統治之下,很多人都早已麻木,即使你告訴他們真相,他們也會認為你是異類。
狂人身邊的人,有給知縣打枷過的,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衙役霸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這些形形色色的人不去反抗那些壓迫他們的人,反而想要「吃掉」狂人,令人深思。
當時是民國,但封建思想依然存在。沒有生活在封建王朝的孩子也有封建思想,視狂人為異類,可見封建思想在人們心中已經是根深蒂固!
全書到處都有「吃人」二字。狂人翻開歷史,發現全是「仁義道德」四字,字縫中則是寫滿了「吃人」。仁義道德代指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吃人就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禮教對人的壓迫。
所以魯迅就是想借「狂人」之筆來控訴封建社會對人精神的荼毒!
書中的形象我把他們大致分為了幾類:趙家的狗;老頭子、陳老五、年輕人、孩子的娘;孩子;狂人的哥哥、母親和妹妹。
趙家的狗,是統治者的爪牙,他們妨礙著人們認識從「趙家的手」中掙脫,使人們不能學習到先進的思想;老頭子、陳老五那些人則是那些傳播封建思想,並且以此為榜樣的人,他們唇邊抹著人油,傳播著那些吃人的思想;孩子則是那些愚昧無知,待著救贖的人;哥哥、母親和妹妹則是狂人身邊最為熟悉的「吃人」環境,連自己的哥哥都想「吃」自己,自己也可能無意間「吃」了自己妹妹的肉,身邊尚且如此,外界的可怕就更加不言而喻了。
這四類人和物,構成了狂人所見到的真實世界。
魯迅先生通過描寫這樣的環境,希望通過刻畫一個可怕的「吃人」世界來使世人警醒,不要再麻木下去。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隨著清政府的垮臺,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的終結。但是辛亥革命只是改變了社會的制度,遠沒有改變人們的思想認識。資產階級民主共和的思想也只是在少數人群中傳播,對於絕大多數勞苦大眾,他們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這也是辛亥革命的不足之處。
頭上的辮子被剪斷,心中的辮子還在。這辮子已經長了千百年,早已經根深蒂固,人們也早已被麻痺了,又怎會覺得自己錯了呢?在他們看來,從來如此。所以魯迅先生才會反問:從來如此,便對嗎?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大哥說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母親也沒有說不行。一片吃得,整個的自然也吃得。
初讀這句話.,只是覺得恐怖,以為只是魯迅先生為了諷刺而編造,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這叫做「割股療親」,割下自己的肉煎藥,給父母治病。《宋史.選舉志一》載:上以孝取人,則勇者割股,怯者廬墓。這樣的愚忠在古代卻大行其道,豈不悲哀?魯迅先生在另一篇文章《二十四孝圖》中對兩個故事非常反感,其中一個就是「郭巨埋兒」:郭巨因為家境貧寒,為了贍養母親,決定將自己三歲的兒子埋掉!這樣的故事都能寫入「二十四孝」,傳贊千年,人民思想的麻木可想而知。魯迅先生對這件事評價道:
我已經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並且怕我父親去做孝子了。
狂人也是如此,怕自己被母親吃,實際上就是怕自己也有這種愚昧的思想。而自己在無意間吃了妹妹的肉,則是愚昧精神在不知不覺間滲透!小說開頭,狂人的病好了,前往某地去做某個職位的候補,是不是代表了狂人也被同化了呢?
在小說結尾,只有短短兩句話: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
救救孩子……
「或者還有」,這是魯迅先生對這個民族所抱有的希望,他相信世上還是有那些理智的人,把希望寄托在他們身上。
最後的那句「救救孩子」,則是魯迅先生的呼籲,呼籲人們救救中國。
以上都是我自己對《狂人日記》的解讀,大家有沒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呢?註: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在此感謝圖片提供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