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有什麼寓意 立夏的習俗
2023-04-15 08:12:04
二十四節氣中有立春節氣就有立夏節氣,立夏節氣跟立春節氣一樣也是一個季節的開始,立夏之後我們迎來了夏天,那麼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立夏有什麼寓意呢,下面大家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
立夏節氣的含義是什麼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孟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立夏這個節氣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了。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節。立字解見春。夏,假也。物至此時皆假大也。」
在天文學上,立夏表示即將告別春天,是夏天的開始。人們習慣上都把立夏當作是溫度明顯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實際上,若按氣候學的標準,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升達22℃以上為夏季開始,「立夏」前後,中國只有福州到南嶺一線以南地區是真正的「綠樹濃陰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夏季.
而東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這時則剛剛進入春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18~20℃上下,正是「百般紅紫鬥芳菲」的仲春和暮春季節。在黃河中下遊地區,立夏時節的候溫同氣候學標準大致接近,而這一地區正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
由此看來,二十四節氣把立夏節這天作為夏季的開始還是符合實際情況的。進入了五月,很多地方槐花也正開。立夏時節,萬物繁茂。
立夏的習俗
浙江農村地區立夏必吃「七家粥」,也叫喝「七家茶」。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七家茶則是各家帶了新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後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麵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
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飯」之俗。是日,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向鄰裡各家乞取米、肉。然後到野地裡採掘野菜、竹筍,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自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可以避災禍。吃完立夏飯,大人拿來籮筐、大秤。給孩子們秤體重,看比去年重了多少。
上海立夏日吃蛋。立夏當日,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著的蛋。上海也有「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在廣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立夏這天還要吃蛋,叫「補夏」。最好是鹹鴨蛋,因為鹹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
關鍵詞: 立夏 什麼 寓意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