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趙匡胤雪夜拜訪趙普是為何?一心想著天下

2023-04-01 15:08:33 1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長河中,由篡位而來的政權大都短命,唯有宋朝例外,而且在其鼎盛時期,經濟、文化和科技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被今人評為最想生活在其中的十大歷史王朝之一。大宋的開創者正是趙匡胤。他的傳奇經歷和雄才大略,向來被後人津津樂道。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趙匡胤的歷史。

  當時,趙匡胤29歲,任職殿前都虞候,領嚴州刺史,他十分讚賞王樸的深謀大略,更欽佩周世宗的果斷決策,現在,當他也像當年周世宗那樣矢志統一的時候,多麼渴盼能有王樸這樣的近臣為他出謀劃策!遺憾的是,斯人已去,往者已矣,趙匡胤的心頭不免襲上幾分傷感,幾分落寂。在趙匡胤眼裡,後周臣僚,也即昔日的同事中,能得到他敬重的人不多,而王樸卻是一個。趙匡胤曾坦言:「此人若在,朕不得著此袍。」老辣的趙匡胤對王樸如此敬畏,在統一問題上,對王樸提出的「先南後北」戰略,不會意氣用事地將它完全捨棄。特別是他作為這一戰略目標的主要實施者,對其中的得失體會應當多於常人。

  不過,趙匡胤在採取何種統一方針上還是頗費周章,一時難以決定。或許是從周世宗身上受到啟發,趙匡胤也打算遍詢近臣,集思廣益。他首先向被他親切地以「駙馬」呼之的武勝軍節度使張永德密訪進攻北漢之策,張永德以為不妥。原因是,北漢兵雖少,但很強悍,「加以契丹為援,未易取也」。他的想法是,「每歲多設遊兵,擾其農事」,再「發間以謀契丹,絕其援」。對此騷擾離間之計,趙匡胤表示贊同,不過一時未決。此後,在一次宴會上,趙匡胤又對宰相魏仁浦說起打算攻打北漢之事,魏仁浦回答說:「欲速不達,唯陛下慎之。」這番話,引起了趙匡胤的深思。

  在平滅李筠之後,趙匡胤曾以用兵河東事召見了華州團練使張暉,張暉主張鑑於澤、潞戰爭創傷尚未恢復,軍務復興,恐不堪命,不如收兵育民,等時機成熟再圖進取。由此看來,趙匡胤在制定統一大計的過程中,曾一度欲將北漢作為首要的進攻方向,然而,經過多次徵詢朝臣的意見和深思熟慮之後,他漸改初衷,開始了對統一方略的通盤設計。趙匡胤最終定下決心是在走訪了謀臣權相趙普之後。當年十一月,李重進的反叛得以平定,統一戰略問題又提到了議事日程。一天夜晚,趙匡胤和弟弟殿前都虞候趙匡義踏著漫天大雪敲開了趙普家門。

  皇帝雪夜來訪,趙普深為驚異,詢問原因,趙匡胤如實相告:「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於是三人席地而坐,商議統一之策。趙匡胤稱:「吾欲收太原。」趙普聽罷,猛地愣住了。他用驚異的眼光看看趙匡胤,道:「陛下何有此想?非臣所知也!」趙匡胤忙問其故,趙普道:「陛下欲先攻太原,臣以為大不可。太原勢強,一時難下,況太原當西北二邊,即便一舉攻下,則邊患我獨當之,依臣之見,莫不如先易後難,先南後北,待削平南方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

  趙匡胤道:「卿言之有理。朕曾言王樸謝世,謀臣絕矣,今聞愛卿一席話,豈非王樸再生!」趙普道:「臣不敢妄比王樸,願效赤誠而已。陛下推重王樸,想必是因那篇譽滿天下的《平邊策》,但陛下卻欲先收太原,此與王樸之謀可謂南轅北轍,臣實不解也!」趙普所持理由,實際上也是趙匡胤長期考慮的一個難題,是張永德和張暉等人想說而未說出的一層憂慮。所以,首攻北漢的用兵設想,趙匡胤正式將它放棄了。

  但是,他又不願在趙普面前丟了面子,便故作坦然之態,笑道:「吾意正與卿同,姑且試卿耳。」趙普道:「陛下神武,愚臣遠不及也!」一席長談,確定了先南後北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當然,一個關係到趙宋千秋大業的戰略方針,不可能就這樣簡單而富有戲劇性地制定出來,而是經過兩年多的醞釀和反覆求證,才最終形成的。早在趙匡胤即位不人,就開始「密訪策略」,就統一方針問題廣泛徵求臣僚們的意見。當時的官員大半不贊成先攻北邊,而主張應兵鋒南指。正是因為他們的建議,才促使趙匡胤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戰略方針。

  這個戰略方針的制定,根基於趙匡胤君臣對當時各方實力的冷峻思考。戰爭,首先是交戰各方軍事力量的競賽。宋王朝建立之時,神州大地依舊是四分五裂,政權鼎峙。宋和遼雖然都是力量最強的政權,可就遼和宋的力量對比而言,遼的經濟、軍事實力又顯然佔據了優勢。僅從軍力方面講,遼有軍隊30萬,以擅長騎射的騎兵為主力;宋初軍隊只有19.3萬,其中步兵佔大多數。在燕山以南華北的曠野平原上作戰,遼軍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兵種構成上,均處於有利地位。

  再看北漢,兵力不多,卻精悍無比,又有遼朝作為後盾,也不是可以輕取的對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貿然將兵鋒北向,不僅毫無取勝的把握弄不好還有可能損兵折將,動搖新建宋王朝的根基,對此,趙匡胤不能不認真考慮。戰爭,還是雙方經濟實力的較量。沒有雄厚的財力做保障,要支撐長期戰爭,完成國家統一,也不過是一句欺人的大話。趙宋政權雖有後周所奠定的良好基礎,不過中原地區自唐中葉以來,兵連禍結,戰亂不斷,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恢復和發展生產,增強財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

  而這個時期的南方,雖也有政權的更迭和軍事上的衝突殺伐,但時間較短,規模也較小,有些地方甚至幾十年幹戈不及,對社會經濟沒有造成特別嚴重的破壞。加上由於累朝的人口南移,地力開發,經濟重心轉到南方,南方的經濟實力勝過北方。更重要的是,南方各政權政治腐敗,軍力衰弱,容易攻取。在上述情況下,趙匡胤選擇了南方,不過是順理成章,形勢使然。先南後北的戰略到底包括哪些內容呢?趙匡胤本人對此做過較為完整的表述,他說:「中原地區自五代以來,兵連禍結,國庫空虛。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廣南、江南。這樣,國家儲藏才能富饒。北漢與遼接壤,如先攻取北漢,那麼遼國之患,就會由我獨自承擔,還不如先讓它苟延殘喘,作為我們的屏障,等到我財用富饒後,再攻取它,為時不晚。」

  這一戰略的著眼點是先弱後強,也就是先易後難,北守南攻,待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資源後,再集中力量對付北面的強敵。當然,任何戰略方針的制定,都離不開當時的環境和主客觀方面的條件,同時,也會隨情況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趙匡胤在實施這一戰略的過程中,並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視當時的情況進行了不斷的調整。戰略已經制定,餘下的問題就是如何付諸實施了。荊湖地區的武平和南平割據勢力,成為趙匡胤牛刀小試的初選對象。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