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讀研需要準備哪些(還有一條不那麼擁擠又相對好走的路)
2023-05-31 13:48:53 1
我去環球影城的那天人非常非常多,很多項目排隊兩個小時起步,就連買火雞腿也要排隊。排到90分鐘的時候我就有些恍惚,我好像總在排隊,今天是這樣,之前的無數個清晨排圖書館開館的長隊也是這樣。當人均資源過少的時候,同一件東西,我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才能得到。禁忌之旅好玩嗎,好玩,但如果排到我開始思考人生就沒那麼好玩了。考研也是如此。
今天,國內考研成績出了,或許你現在很急,但你先別急。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只需要花5分鐘的時間,就能了解一條不那麼擁擠且相對好走的路---日本讀研!
*日本考研難不難呀?
*自己能套用的留學時間線是什麼樣的?
*去日本讀研要花多少錢?
這篇就從幾個維度來跟大家聊聊日本讀研
第一個維度:什麼樣的人能考上研我覺得中日兩國的考研邏輯是不一樣的,咱們國家傾向於在「全才」中挑選「專精人才」,這個「全才」不僅包括你要通過統考的篩選,也包括了你的心理素質甚至是運氣,畢竟是一年一次的考試,失手的代價很大。這就相當於你在進環球影城之前,得前往一個海盜船,下來不吐才能進園。
日本那邊更傾向於:只要你有能力做研究就行。所以在考試科目上,日本是沒有全專業都要考的科目的。包括英語,也不屬於必備技能。
那日本考研是怎麼考呢?
首先,沒有統考,直接參加學校的校內考。第二,考察內容就是專業課本身以及語言能力。
所以對於語言方面的建議是:
文科:日語N1,有不需要英語成績的研究科
理工:日語N2,且需要準備一下託福或者託業
藝術:日語N2以上,多數不需要英語
且日本的夏季和冬季都被稱為考試季,而且學校是自主招生,所以他們的考試日期也不同,這就意味著你在夏季和冬季都有不只一次的考試機會,那你就報唄,再也不會因為「發揮失常」而一無所有了。
第二維度:考研難度的下限日本的考研製度對於只想要個學歷的同學來說非常友好。咱們國家認可的日本學校有八百多所,由於大學都是自主招生,那考試難度和考試形式的差別比雲霄飛車和旋轉木馬的差別還大。
有的學校,要日語好,要英語好,要研究計劃書優秀,要筆試成績好,要面試溝通流暢。但有的學校,只要你在面試的時候被問到「いくつですか」的時候,回答「はい!いくつです!」就能過。咳咳,誇張了誇張了。總之就是在日本有學上的下限真的很低。
而且,語言學校也是有推薦入學的名額的,而且門檻不高,一般只要學生日語和出勤率達到要求即可。
第三個維度:所需時間日本的修士是2年制,但是!由於是考試制度,你還需要拿長期籤證去日本備考。對於目前已經大四的學生來說,語言學校是最合適的一個方式。
所以基於這個前提,我們和二戰的時間線做個對比:
同是23年6月畢業,二戰的同學努力學習,繼續考研,順利的話24年9月入學,27年6月畢業。
而去日本考研的同學,6月畢業後,10月去日本讀語言學校備考,今年其實可以參加冬季的修士考試,但這次考上岸還是挺難的,準備充分的同學可以衝,大多數情況下24年繼續參加修士考試,25年4月入學大學院,27年4月畢業。
綜合來說,去日本讀研要耗費的時間和二戰相比是差不多的。第四、也是我們最關心的費用問題日本留學肯定是比國內要貴不少,一年建議準備12-15萬人民幣比較好,粗略計算的話3年就是三五十萬的區間。
尤其是語言學校階段,語言學校的學費要比國公立大學學費貴,也沒有什麼獎學金和學費減免,要備考也沒有多少精力打工,所以這個階段寬裕一些比較好。等你考上了修士,經濟壓力就會小很多了。尤其是國公立大學,本身學費不貴,學費減免也給的很大方。
最後說說:什麼樣的人適合去日本留學考研呢?回答幾個問題吧:
你的家庭可以負擔留學的費用嗎?
你是偏科選手嗎?
你有發揮失常體質嗎?
你認為自己獨立且自律嗎?
你認為學歷是很重要的東西嗎?
你的回答「是」越多,也就越適合考慮一下日本留學這個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