閏二月有什麼寓意嗎(閏二月有什麼說道)
2023-05-31 14:28:25 2
眾所周知,在一個特殊的日子裡面會有很多的習俗和講究,什麼東西能做,什麼東西不能做,儘量不要去做忌諱的事情。
閏二月不但有習俗,而且還有一些講究和說法。比如:婦女喝閏月茶、給母親送閏月鞋等。
先說閏二月穿閏月鞋,民間有句俗語很流傳:「閏月鞋,閏月穿,閏月老人活一千。」所以,在閏二月裡送母親鞋子的習俗,從古流傳至今。在古代的人們生活貧窮,鞋子之類的都算的上是奢侈品,而子女若是能夠送給母親鞋子,則是希望母親可以少勞累些。雖然現在的生活條件變好了,但送閏月鞋也代表著子女對母親的一片孝心,祈福母親健康長壽。
另外,閏月是非常邪乎的一件事,尤其對身子閏的長輩,是更為不利的。所以為了應對這種「不利的事情」,就在逢閏年閏月要給母親送閏月鞋,而這也叫作「留娘鞋」,以除去「黴運」,並把黴運踩在腳下。
其次喝閏月茶,在有些地區,有著閏二月喝茶的風俗,但是喝茶也是有講究的,必須是女人才行,男人是不能參加的,而這樣的寓意自然是增加鄰居們之間的關係。
第三、忌遷墳安葬,民間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閏二月不算二月,因此在做一些大事的時候,是不行的。而遷墳安葬又是一件大事,對於整個家族來說,決定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也是不能遷墳的。
「閏二月」,對於很多人來說,也許閏二月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今年的閏月和前幾年相比,閏二月卻是不一般的。翻開日曆,會發現2023年有些特殊,不僅是閏二月,還是癸卯兔年,雙春年,也叫「孤鸞年、兩頭春」。
2023年雙春兼閏年,有三大不一般:第一,「雙春年」不一般,有兩個「立春」節氣;第二,「閏二月」不一般,往後越「閏」越罕見;第三,「雙春兼閏二月」習俗講究不一般。
關於閏月,還是有很多說法的,其中閏四月——閏十月是很常見的,但是閏二月,閏十二月,閏十一月,閏正月則是非常罕見的,因此也就有「十年難逢閏二月,千年難逢閏臘月」的說法。
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經有記載:熙寧十年,天正元用午時,新曆改用子時,閏十二月改為閏正月。比如上一次出現閏臘月的時間是在1574年,而下一次出現的時間則在3358年。而閏正月也是,上一次出現的時間在1640年,而下一次出現時間為2262年。雖然說「閏十二月、閏正月」的出現日子比較罕見,但是閏二月和它們相比還是更容易遇到的。一般來說十九年經歷一次,比如在上一次是2004年(甲申年),這一次是2023年(癸卯年),而下一次則是2042年(壬戌年)。
早春二月音樂:雲菲菲 - 意•江南
那麼為什麼「十年難逢閏二月呢」?其實「中氣」的原因。因為地球繞著太陽轉的形狀是橢圓形,所以當地球距離太陽過遠的時候,其速度就慢一些。因此當地球轉到正月和臘月的時候,兩個「中氣」之間的時間就會變短,只有29天。而29天比陰曆月份還要短一些,因此也就不會出現閏正月和閏臘月的說法了。而閏二月也是這樣,由於它和閏正月挨著,自然也就出現了「十年難閏二月」的情況。
閏二月產生的原因是十分的奇妙的,閏月的出現在歷史朝代中都是有記載的,對不同的氣象和日曆時節的改變。根據這些改變裡面發現規定閏月的規矩。到清代的時憲歷時,則改用定氣注歷,如繼續單純以沒有中心置閏的規則,有可能一年要置兩個閏月。因此,又補充規定:以兩次冬至之間包含有13個月的定為閏年,閏年的第一個沒有中氣的月定為閏月,然而這一規則一直沿用到現在。
2023年和一般年份相比,「雙春兼閏二月」年的確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年份,不過,這其實都是為了使節氣和物候「對上」,因為人為「調整」的結果。然而,民間有不少人將其和婚喪嫁娶的吉祥、運勢的好壞等相掛鈎,比如:所謂「雙春」就是二度春,不宜結婚,又或者「雙春年」、「無春年」是寡婦年等說法。這些民間說法,完全不具有科學性。
傳統民俗,一個時代,一個時期的文化思想,其實都有一定的時代局限性,應該學會辯證而看。時代不同了,看待問題的思維也應該與時俱進,老祖宗留下的俗語、諺語、習俗文化,現代人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農曆的設置閏月,完全是一種人為的適應自然規律的措施,它跟迷信和鬼神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