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民族文化感受非遺魅力(指尖傳承千年文化)
2023-06-01 06:38:43 1
塗國佳在編織畲族彩帶 章村鎮 供圖
中新網湖州9月16日電(施紫楠 王豆豆)一個織帶架,綁上幾十根五彩絲線,一塊削尖的竹片,一挑一撥穿插其中,獨具畲族特色的彩帶在一雙巧手中漸顯雛形。
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章村鎮郎村村文化禮堂內,塗國佳正在教授當地婦女畲族彩帶編織技藝。
郎村村是湖州僅有的2個少數民族特色村之一,有著2000多年歷史。這個散落在綠水青山間的隱秘村莊,至今仍保留著不少畲族傳統。
作為土生土長的郎村女兒,塗國佳從小在畲族氛圍下成長。在她印象中,畲族彩帶是家裡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小時候外婆會編織畲族彩帶,將它做成肩帶、背帶,或者用於衣服上的裝飾。
塗國佳在展示畲族彩帶編織技藝 章村鎮 供圖
塗國佳10歲時,外婆便開始教她編織畲族彩帶,繞線、提棕、編織,需要全身心投入,最簡單基礎的彩帶也要耗時2-3天。
「小時候並不喜歡彩帶編織,要耗費大量時間,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沒什麼成就感,覺得很痛苦。」回憶起小時候學習彩帶編織的時光,塗國佳直言非常難熬。
但在外婆的督促下,塗國佳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學習。在塗國佳16歲時,外婆的身體素質下降明顯,尤其是視力,導致外婆無法繼續編織彩帶,而村裡會編織彩帶的人也越來越少,只有少數老人掌握。
「你不編下去,以後村裡就沒人會這門手藝了。」這是外婆無法編織彩帶後最常說的一句話,她希望外孫女能夠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從那時起,塗國佳開始重新思考編織彩帶的意義。
帶著外婆的囑託,塗國佳開始專研畲族彩帶編織。畲族彩帶配色鮮豔,多種顏色交織,主要的圖樣紋飾有「銅錢幫」「萬字花」「十二生肖」「蝴蝶花」「蝙蝠紋」等,不但圖案複雜,而且還有不少祈盼吉祥的文字。
「彩帶圖案複雜精美,編織前需要精心設計、打好腹稿,編織過程中耗時長,多則幾月,少則也要數天。」塗國佳堅信,手藝是練出來的。為了提升技藝,她遠赴外地找專業老師進行系統性學習,還在掌握傳統圖案的基礎上根據實際需求,進行文字、圖案的創新。
如今的塗國佳,已經能夠熟練編織出30多種文字、圖案,成為一名市級非遺畲族彩帶編織技藝傳承人。
一個人的傳承是孤獨的,為了讓更多人了解畲族彩帶編織技藝,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塗國佳將這門技藝送進學校、社工站,免費傳授。女兒在她的影響下,也開始學習彩帶編織。
「每次外出參展,我都會帶上女兒一起,讓她感受傳統技藝、傳統文化的魅力。」塗國佳說,只要有展示畲族彩帶的機會她都會去,不計酬勞,只為傳承。
近年來,郎村村不斷挖掘自身的畲族文化,每年開展三月三、九月九、畲族過大年等民俗文化活動,塗國佳的彩帶編織也成了代表性展示項目,引來大量遊客駐足觀賞。
而塗國佳也會趁此機會,向遊客訴說畲族彩帶的由來,傳播畲族文化。隨著網絡的發展,她還利用網絡平臺直播彩帶編織過程,為畲族彩帶和民族服飾、飾品帶貨。
「我希望能將畲族彩帶編織做成村裡的產業,帶動當地婦女就業,大家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能增收。」塗國佳這樣暢想著,也正為之努力著。(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