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貧苦老太的一盞油燈
2023-06-24 13:10:01 1
在我國有非常多的佛經故事,作為我國非常重要的宗教之一,佛教在民間的信仰是非常廣泛的,而且佛家也是通過故事來感化眾人的,非常的具有哲理性,其中貧苦老太的一盞油燈這個故事就非常經典,你知道這個故事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析。
王舍城旁,住有一位非常窮苦,名叫南陀的老太太。在一個每百年才能見到一次佛祖的日子裡,南陀雖很想供奉一盞燈火,但用她僅有的錢卻只能買到一點點燈油。南陀就帶著那盞小燈,跟著其他富有的信徒來到佛祖處,點燃燈火後誠心參拜。說也奇怪,那天晚上城中無故颳了一陣強風,將所有供奉佛祖的燈火都熄滅,唯有南陀的那盞小燈火,依然在那裡燃燒,大放光明。由此可見,供奉神佛,重要的並不在於供物的大小,而是在於是否虔誠。
所謂布施一般而言就是指散發自己的財物來救濟窮苦的人之意。但在《雜寶藏經》中,所勸於世人的卻是「無財之七施」:
第一的「眼施」,以慈祥而明亮的眼睛待人之意;
第二的「顏施」,以笑容待人之意;
第三的「身施」,以清潔而端正的儀容待人之意;
第四的「言施」,以溫和的語氣待人之意;
第五的「心施」,以真心待人之意;
第六的「床座施」,把坐位、地位或名譽等讓給別人之意;
第七的「房舍施」,以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房子接待訪客之意。
如果遇到條件艱巨的人,自身又無有可以幫助的條件,如果是這樣的話,在別人有能力布施的時候隨即跟著生起清淨的歡喜心,也同樣的具有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