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神儀禮:禹步的走法,禹步九星法圖解
2023-06-24 16:21:01 2
不是專業人士肯定不知道禹步是什麼。禹步是夏禹創造的,所以稱為禹步,它是道士在祈禱儀式是常用的一種步法,有闢邪的作用。那麼禹步是怎麼走的呢?禹步九星法又是什麼?接下來的道教文化就跟著小編去了解禹步吧。
「禹步」的走法也和「北鬥七星」有關。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解釋,北半球的星空有一個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它由七顆比較亮的星組成,其排列順序如同一把勺子。古代的中國人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分別稱為:天樞、天王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就是著名的「北鬥星」。
道家稱之為:北鬥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北鬥星在古代是判斷季節的一種標誌,古籍中就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
找到醒目的北鬥七星,從北鬥星鬥口外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遠,就能找到那顆可以辨別方向的北極星了。北極星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離,地球的自轉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過它來辨認方向。
根據隋朝的天文志記載:北鬥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古代製造出渾天儀來觀察星象,因此有璇璣玉衡圖,以直者為衡,以望星辰,以圓者為璣,以象天行。在一年十二月中,鬥柄魁星就會指向月建所在位置,遇到閏月的時候鬥柄就會指向兩辰之間。
說到北鬥七星,就必須說到禹步,它是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鬥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鬥宿之上,又稱「步罡踏鬥」。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鬥七星,認為以此步態禱神,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驅邪迎真。道士行氣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氣、驅邪。
你可能也喜歡:
佛教中的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不遜色於大雁塔的西安小雁塔
中國飲食文化的意義,你知道嗎?
滿族有多少人口,滿族的分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