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礦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湖湘大匠柳祥國)
2023-05-30 13:46:53 1
五礦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創「鋅」帶頭人——記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鋅電解廠生產副廠長、高級技師柳祥國,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五礦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五礦水口山銅鉛鋅產業基地
創「鋅」帶頭人
——記株洲冶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鋅電解廠生產副廠長、高級技師柳祥國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王亮
鋅電解,溼法煉鋅生產系統中的最後一道工序,一個普通的環節,株冶集團鋅電解廠生產副廠長、高級技師柳祥國,20多年來先後總結了30多項創新成果,每年為公司創造效益1.2億元以上。
平凡的崗位上,柳祥國幹出了不平凡的事業,成為公司的創「鋅」帶頭人。柳祥國說:「工人做的事可能很小,但幹到極致就能迸發巨大的能量,為公司、為國家作貢獻。不斷創新、追求極致,就是我理解的工匠精神。」近幾年,柳祥國先後榮獲「湖南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湖湘大匠」等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
革「鋅」工藝
1994年2月,柳祥國進入株洲冶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鋅電解廠,成為一名電解工,一幹就是27年。
剛進廠的柳祥國很珍惜這份工作,不斷練習裝槽、出槽、巡檢、剝鋅、碼堆,很快掌握了每個環節的要點。柳祥國不僅能吃苦,而且喜歡總結。別人上班,想的是啥時候下班,他則在反覆琢磨工作的細節。
沒多久,柳祥國就發現通過改進電解槽的槽槓子,可以穩定陰陽極,提高鋅電解產量。通過進一步的理論學習,他又確定改進槽槓子,還能增加導電頭的接觸面積,從而提高電流效率、降低電耗。
很快,柳祥國向廠裡提出第一條創新建議——「陰陽兩極定位法」,當年獲得了株冶集團科技創新一等獎。
成功的喜悅,點燃了他的創新熱情,原本枯燥乏味的鋅電解生產,也讓他不斷幹出新「花樣」。
2006年,響應廠裡提高產量和電效的號召,柳祥國主動請纓,改進操作法。
他將過往所有的操作方法與管理思路進行梳理歸納,又反覆試驗總結,最終總結出一套新的鋅電解先進操作法,同時提高了電流效率和電解產量,被命名為《柳祥國「平、清、緊、看」四一先進操作法》。該操作法打破鋅電解操作幾十年的舊工藝,每年能創造效益7000多萬元。
此後,他又提出「廢陽極板定位」的建議,可創造效益980餘萬元;2013年4月,他創新推出「陰陽極操作方法」,每年可節約陰極22045片,陽極7200片,創造效益近2000萬元……
「鋅」火相傳
柳祥國告訴記者:「勞模不是一個抽象的稱號,更重要的是要傳承責任和擔當的精神。」
2000年7月,為發揮帶頭作用,柳祥國被委派到一個綜合排名連續3年墊底的後進班當班長。當時這個班的析出鋅月產量比其他班組要少二三十噸。
柳祥國剛上任就提出了嚴格的要求,有一位老師傅唱反調:「廠子又不是你的,圖表現也不要連累我們。」柳祥國一點不客氣:「戴著落後帽子這麼光榮?第一個月我不休息,你們也少休兩天。」
第一個月,柳祥國不僅沒休息,而且每天都比別人早一個小時上工,晚三四個小時下班。前幾天,班組成員還在看笑話,但幾天下來,看著柳祥國奮力苦幹,都不好意思再偷懶了。
第一個月結束,這個班多生產析出鋅26噸,每個班員月收入增加兩三百元。產量、收入齊齊提高,班員們的勁頭也上來了,次月該班就拔得全廠頭籌。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20多年來,柳祥國所在的班組總能迅速轉變為工段最優秀的班組。柳祥國帶過的徒弟,先後有幾十人成為優秀班長、技師。
從2015年開始,柳祥國利用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的平臺,在株冶集團內舉辦了3屆技能競賽。近幾年,柳祥國又開始組織推動「電解工匠」競賽,從每個工種選出一名員工為「電解工匠」,激勵廣大員工學榜樣、趕先進。
[責編:曾璇]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