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分科經 它在佛教中是什麼意思
2023-06-25 10:23:59 2
佛教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對中國的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三分科經,三分者。分即分限。謂諸經中皆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也。始自晉道安法師。判節諸經。皆具三分。爾後親光論。自西天傳至此土。果有三分之說。本期佛教文化,為你解析。
什麼是三分科經
佛經的正文部分是佛經的主體,由於許多佛經卷帙浩繁,閱讀起來比較困難,因此,為了更清楚地了解佛經的主旨,讓百姓容易接受深奧的佛理,東晉時期,道安法師將佛經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每一部分再細分下去,就像生物學中綱、目、種、屬的分類,這種將經文的內容分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劃分方法就是所謂的三分科經。自道安法師以後,三分科經的方法遂被僧眾所沿用,迄今不衰。
到了唐代,玄奘法師學法歸來,翻譯了《佛地經論》,書中將佛經正文分為教起因緣分、聖教所說分、依教奉行分三個部分,這與道安法師使用的序分、正宗文、流通分的三分科經大致相同,可見當時印度在佛經分類方面也有三分科經的傳統。
通過三分科經,我們大致將佛經正文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研讀,這樣可以辨明佛經的文體,並且有助於我們對佛經進行提綱挈領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亂。
古代的三分科經
古代三分科經以代表字式和目錄式兩種:
代表字式,是指將佛經分為三個部分,然後以十天幹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為符號,來為經文劃分層次。如果天幹字數不足,就拿十二地支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字補足的劃分佛經的方法。
目錄式,是指將三分科經編為目錄,然後放在佛經的卷首,以便前後對照的劃分佛經的方法。
古代三分科經以代表字式和目錄式為佛經分門別類地劃分層次,隨著時變境遷,古代三分科經的方法已不適用於現在,在大多數人看來,古代三分科經的劃分方法過於煩瑣,也很難理解,反而為佛經的研讀增添了難度,所以,現在我們三分科經只分到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這一分類,並未過於細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