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天師世系 張天師的世襲是什麼
2023-06-25 16:03:28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雖然沒有佛教那樣傳播範圍廣泛,但是在多數國人的心中,還是有著很多深刻影響,而在道教文化中,還存在著天師世系這麼一種說法,那麼今天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什麼是天師世系吧。
天師:道教的首領
天師,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及其衣缽弟子,是為道教的首領。 天師世襲罔替,「非我宗親不能傳」,「張天師」的傳承對象,一定要是張氏宗親,不是天師血統不傳。是為天師世系。
第一任張天師:張道陵
張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輔漢,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創始人,東漢豐縣(今江蘇徐州豐縣)人。是張良的八世孫。據說他身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個角。垂手過膝,有濃密的鬍子,龍行虎步,十分威武。太上老君「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天師世系:天師的承襲
道教由東漢張陵〈張道陵〉創始,後世乃稱張陵為「天師」或「祖師爺」,其子張衡為「嗣師」,其孫張魯為「系師」,被尊為「三師」。道教五大派門中,只有張道陵一脈是堅守把職位傳授給親族的作法,也就是「非我宗親不能傳」,「張天師」的傳承除了有一定的要件,鑑定天師世代的信物,相傳的對象,一定要以張氏宗親為原則。
也就是說,承繼張天師,特別強調血統,不是天師血統不傳,多半是以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為主,若後代無子嗣,則由兄弟叔侄輩中,選出賢能者來承繼、傳授,從相關的歷史背景來看,從來沒有將天師傳給沒有血緣的外姓來接任,更絕對沒有讓女人承襲的例子。
天師的起源
元朝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在《制》文中稱張宗演為「嗣漢三十六代天師」。此前的天師稱號則一直是張道陵子孫自稱,以及民間的稱呼,從未被官方正式承認過。從此時開始,張天師開始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朝中後期,各種符籙道派都集合在周圍,形成正一道。
張天師正統的爭議
從張盛以後道陵祖師歷代子孫皆住在龍虎山中,一直到63代天師張恩溥。1949年大陸解放,張恩溥追隨其主蔣介石殘留部隊逃往我國臺灣,攜帶長子張允賢和祖傳「玉印」及「法劍」一口。1969年,張恩溥羽化,由張姓在臺族人、江西籍立法委員推張源先繼任代理掌教。張源先在南投縣國姓鄉另建天師府。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後,江西龍虎山天師府已無天師之職。後有張恩溥外孫魯金濤改姓張氏並主持龍虎山道務,張恩溥弟之孫張繼禹擔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張恩溥外孫魯金濤改姓張氏,即為大陸地區第六十五代張天師——張金濤,嚴格來說,論輩分,大陸地區的張天師還要稱臺灣地區的張天師為「舅舅」。對於同時存在兩代張天師的情況,2009年6月10號,張道禎宣布承襲嗣漢道教第64代張天師,同時得到臺灣地區內政部門確定。使得張天師之爭終告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