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訪華背後:iPhone銷量下滑投資人清倉
2023-07-01 16:50:34 3
庫克又來中國了,這是蘋果CEO任期內的第八次訪問中國。就在他來的前幾天,滴滴宣布獲得蘋果10億美元的投資,在今天的活動上陪同庫克做主持的也是滴滴 總裁柳青。在王府井的蘋果零售店中,庫克與中國的部分開發者進行了交流,開發者希望蘋果能夠在App Store中增加評論的互動功能,讓開發者可以直接和用戶進行互動交流。除了今天的活動外,庫克此行的重頭戲是繼續與中國的宣傳部門和廣電總局等機構進行 溝通。
回看庫克的前七次行程,自從2014年1月為中國移動4G版iPhone 5S/5C發售站臺後,最近三次來訪中國都是為了加強與政府的交流和對話,提升蘋果在中國的企業形象。
但這一次庫克來訪的背景極其微妙,由於政策監管限制,蘋果的iTunes 電影和 iBooks 書店服務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要求下被關閉;同時蘋果正面臨13年來最糟糕的一次財報和最嚴重的一次股價危機:在2016財年第二財季中,蘋果當季營收同比下滑13%,淨利潤同比下滑了23%,公布財報的當日蘋果市值也蒸發了400億美元。
上次蘋果財報下滑出現在2003年,當時蘋果的熱銷產品還是PowerMac和iPod,而現在除了強勢的美元匯率以及需求放緩的中國市場,貢獻蘋果2/3收入的產品變成了iPhone,所以它的銷量也直接影響著蘋果的股價,而iPhone在上季度的銷量同比下滑了16%之多(iPhone SE銷量未被計算入內)。
庫克曾辯解稱,鑑於SE的銷量並未被計入在內且其定價屬於中等偏下,應保持對SE在印度等發展中國家長期銷量的樂觀態度。中國市場一向被庫克拿來說服華爾街相信自家的手機銷量還有很大提升空間,iPhone SE針對的市場也包含了中國市場。
但現實並不容樂觀,2016年Q1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銷量排行,蘋果已經滑落到了第五位,排在它前面的是華為、OPPO、小米和VIVO四個國產品牌(數據來源:Strategy Analytics);如果參考IDG最新的數據,蘋果的排名也僅為第四名,同比下滑接近20%。進入2016年以來,國產廠商們開始咄咄逼人,蘋果顯得愈發力不從心。
對蘋果在中國市場處境持有憂慮心態的還有投資人,美國知名投資人卡爾伊坎剛剛表示已經拋售了所有的蘋果股票。雖然伊坎一直在減持蘋果股票,但他首次公開表示本次清倉的原因就是對蘋果與中國市場關係的憂慮,蘋果已經不再是一家可以讓人「無腦跟投」的公司。
眾所周知,受iPhone銷量不及預期所累,蘋果自身在多方面表現出了疲軟,且這種影響正在向周邊蔓延持續:夏普、富士康、藍思科技等諸多產業鏈供應商也陷入利潤下滑的境地。
在《日經亞洲評論》所跟蹤的19家臺灣蘋果供應商中,15家企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營收下降。以臺積電為例,作為蘋果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其所承制的下半年的iPhone 6s和7的晶片發貨量或降至2015年下半年的70%~80%。
這一情況在鴻海精密和富士康身上表現更為明顯。有臺灣地區的媒體報導稱,受蘋果訂單量影響,國內多家廠商被迫遭遇蘋果最高30%的壓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