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竹子開花趕緊搬家(竹子開花馬上搬家)
2023-05-29 21:03:35 2
提到竹子,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呢?
是文化中「歲寒三友」、 「梅蘭竹菊」的底蘊,還是餐桌上竹筒飯、筍尖炒肉的美味,亦或者是生活中竹籃、竹簍的實用呢?當然可能有人也會想到愛吃竹子的大熊貓。
但是,有一點一定是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那就是我們國家流傳下來的一句諺語,「竹子開花,馬上搬家」,說的是竹子開花是「大災變」的前兆。那麼,事實究竟是怎樣的呢?
從古至今,竹子幾乎全身上下都被「挖」了個遍,也被人們親切地稱為「綠色黃金」,它的價值滲透在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實用又美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竹子也有人們認為晦氣的一面,比如歷史上就有諺語說「竹子開花,馬上搬家」,你知道這個諺語的由來嗎?
其實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竹子能開花,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實在太少見了。竹子作為一種草本植物,和我們許多糧食是同根同源的,都屬於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常綠植物,例如我們常見的甘蔗、水稻、高粱和玉米等。
竹子的品種也有很多,目前我們所知道的就有1200多種,我國亞熱帶地區是非常適合竹子生長的,上下溫度帶整體竹子種類有500多種。每種竹子的開花時限也不一樣,開花周期在3-120年不等,相當漫長。比如牡竹一般30年開花一次,而毛竹70年左右才開花,桂竹、五月季竹時間就更長了,幾乎是120年才開花一次。在很多竹子的生命周期裡,只會有一次花期,開花可能也意味著它們的生命即將終止。
而同類竹子開花又具有明顯的同步性,即便是隔著很遠的距離,也有可能出現大片竹子開花枯萎的現象。這也就是《山海經》所記載的「竹生花,其年便枯」的由來。由於古時候人們對竹子生長周期的不了解,便以為竹子開花枯萎就是「不祥之兆」,「竹子開花,馬上搬家」的諺語也就由此而生了。
雖然竹子開花是植物生長正常的自然現象,但它可能確實也存在一定的預警作用。
歷史上的竹子開花通常會伴隨著乾旱、環境汙染或者瘟疫,因為當土地質量和周圍生長環境受損時,竹子的地下莖會向上發出警報,需要儘快地完成開花結果,留下更強大的種子來維繫種族繁衍。
所以科學家們也認為,大多數竹子的莖和葉子枯萎,並不代表它就完全死亡了,甚至可能這是一種新生:為開花結果耗盡全身營養之後,竹子也需要「坐個月子」,在地底儲蓄能量,為下一次的蓬勃生長做好準備。
也許有人會問,竹子開花後的大面積死亡,可能對它本身的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對以它為食的大熊貓群體來說,應該就是種族危機了吧?
實際上,大熊貓族群數量的減少與竹子開花本身的關係並不大,更多的是在遷徙過程中發生的優勝劣汰,再加上人類亂砍濫伐造成的食物短缺,慢慢生存能力弱化了,也就成了我們眼中的珍稀動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竹子開花是有可能代表著周圍存在腐壞物質的,而這些腐壞所造成的土地汙染和水源汙染,可能帶來的就不僅僅是植物的死亡了,更多的是病菌和蟲害。因此,在很多時候,竹子開花不僅影響著大熊貓的健康繁衍,還會給周圍居民的生產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說不定這也是「竹子開花,馬上搬家」的淵源所在。
值得慶幸的是,科學技術的發展讓這些自然現象,變得不再那麼難以捉摸了,不管竹子開花是自然地迭代升級,還是環境破壞的提前預警,都可以被我們一一洞悉。
那麼你們怎麼看待竹子開花的諺語呢?你還知道其中更多的故事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