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最明顯的一個徵兆怎麼治療(腸癌是拖出來的)
2023-06-06 22:45:10 1
有媒體報導,廣西南寧的張女士突然確診大腸癌,年僅32歲。
奇怪的是,張女士並沒有大腸癌家族遺傳史。很多人都不能理解,這麼年輕為什麼得了大腸癌這個病!後來經過媒體調查了解才知道,張女士的大腸癌主要歸因於她的飲食習慣。
原來張女士特別喜歡吃牛肉麵,基本上隔一天就要吃一次,而且無辣不歡,這個習慣已經持續了10年。因此,醫生認為,張女士經常吃紅肉,可能是大腸癌的「導火索」。報導最後提醒大家,警惕大腸癌的誘發,及時改正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
大腸癌病人多,多數確診已是晚期!大腸癌在我國屬於高發癌症,在各類高發癌症排名中佔據第五位!每年新增的病例就多達44萬,其中死亡患者多達23萬人。更令人痛心的是,六成大腸癌患者被發現、確診時,已是晚期!
其實,人們常說,大腸癌是「富貴病」,因為大腸癌的主要誘因就是高熱量高脂肪高蛋白的飲食習慣,尤其是有熬夜、抽菸酗酒等壞習慣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大多數大腸癌病人,被發現時候都已經是晚期,這是因為大腸癌的病因比較複雜,與個人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有些也與遺傳基因相關。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這也是診斷的難點之一。根據依荷芭麗.遲主任醫師的研究,腸癌早期症狀曖昧,主要是消化不良,大便便血等不明顯症狀。所以很多病人在出現大腸癌早期症狀時候,都沒有足夠重視,或者誤認為是「拉肚子」、腸胃消化不良等病症,從而貽誤了治療時機,等到了晚期,就為時已晚了!
預防大腸癌,這些不良生活習慣要改正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介紹,「大腸癌的誘發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纖維的飲食結構是誘發腸癌的主要因素。」
比如上文報導中的張女士,不喜歡吃蔬菜瓜果,喜歡吃紅肉之類的重口味食物,這就是典型的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習慣!如果長期保持這種飲食習慣,我們的腸胃就需要分泌更多的膽汁去分解,而腸胃細菌分解後容易產生「二級膽酸」,這是一種常見的腸道致癌物,如果長期作用於腸道,則非常容易誘發大腸癌。
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外,久坐不運動,也是誘發大腸癌的高危因素!現在的職場人忙於工作,睡眠不規律,平時也很難有固定的時間運動。尤其是在辦公室工作的人,更容易長時間的坐在工位上,忽視了運動。這些習慣都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尤其是腸道運動不足,增加了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預防大腸癌的關鍵點。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普外胃腸外科副主任醫師吳衛東給大家提出了一些建議:
①我們要注意飲食結構合理化,減少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增加纖維素食物,注意腸道健康和體重維持。
②長期抽菸喝酒是誘發大腸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少抽菸喝酒,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③每周適量運動,避免久坐,可以幫助大家提高身體素質,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來襲的三個危險信號那麼,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提早認識、預防大腸癌呢?如前文所言,大腸癌早期的症狀不明顯,主要有:便血、大便性狀改變、腹痛食慾減退等三個症狀。隨著病情惡化,症狀會逐漸加重。
其實,癌症發生前基本是以癌前病變存在的,而腸息肉就是大腸癌的常見癌前病變。
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視腸道健康,一旦發現息肉、病變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做腸鏡,排查腸癌。目前常用的早期篩查手段有:大便潛血檢查、血CEA和纖維結腸鏡檢查。高危人群需要定期做這些檢查,才能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總的來說,大家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平衡飲食,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不要經常吃重口味或者醃製、煙燻的食物!在飲食搭配的時候,也要平衡紅肉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用量。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重視體育鍛鍊,改變久坐不動的習慣,注重腸道健康,減少大腸癌風險。#清風計劃##健康科普排位賽#
參考資料:
[1] 柴琳,倪健,吉志武,劉洋,楊澤,陳福軍.中老年人大腸癌基因易感性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9,17(06):104-107.
[2]《結直腸癌預防專家意見》.閆巍.2018-09-11
[3] 唐慧昕,孔令斌.大腸癌發病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9,42(06):428-43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