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革命老區(新晃紅色春風)
2023-05-28 05:46:58 1
懷化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鵬)新晃侗族自治縣位於湘黔交界,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湧現出革命的共黨員唐伯賡、田嘉敏、姚伯陽、姚季卿等。自1926年8月至1927年,在龍溪口、步頭降、晏家、天堂等15個鄉鎮建立了農民協會、商民協會、青年會等革命團體;成立了「晃縣審判土豪劣特別法庭」;建立了中共晃縣第一個地下黨支部;組建了晃縣農民自衛軍,以宴家、天堂、魚市等一帶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革命運動。
1936年元月初,任弼時、賀龍等率領紅二、六軍團在新晃縣開闢根據地,同時還有著名的便水戰役。紅軍主力挺進貴州後,留下紅軍幹部戰士在新晃縣繼續堅持根據地鬥爭。在小洪溪、柳寨、晏家等地建立了紅軍指戰員為主的10個黨組織,建立了小洪溪、柳寨等三個蘇維埃地方政府,開展打土豪、分田地、襲擊反動據點的武裝鬥爭。建國初期為了解決匪犯,無數英烈埋骨青山。在新晃這塊紅色土地上,就犧牲了千餘革命將士,他們用血肉書寫了新晃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
新晃的紅色資源有飛雲山烈士塔,革命烈士唐伯賡故居,波洲鎮、晃州鎮、中寨鎮、涼傘鎮、魚市鎮等地修建了十餘座烈士陵園。今年清明節,廣大黨員、團員、少先隊員,幹部、職工祭掃烈士陵園,把紅色基因不斷融入廣大幹群的血脈骨髓之中。
據不完全統計,新晃將黨史學學習與本土紅色資源結合, 4O餘所中小學校共講紅色故事1OO餘場,寫心得體會8OO餘篇,2萬多中小學生都受到了紅色故事的教育,波洲小學、李樹小學、涼傘中學等學校組織學生到芷江鄰縣參觀芷江受降紀念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新晃禾灘小學開展「朵朵白花緬懷英烈,種下愛國愛鄉常青藤」活動;新晃貢溪中學開展「向陳再源烈士敬個禮,紅色薪火永相傳」活動……通過系列活動突出 「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主題,挖掘豐富的紅色資源,弘揚紅色精神,傳播紅色故事,挖掘紅色的「活教材」,打造紅色教育的實踐課堂,讓晃鄉兒女了解晃鄉的紅色資源,讓紅色資源孕育晃鄉兒女的一顆顆「紅心」,讓全縣各族兒女奮力建設美麗新晃,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紅色資源孕育晃鄉兒女一顆顆「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