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重溫校史(新時代新徵程新偉業)
2023-05-27 22:20:04
不忘初心重溫校史?來源:【湖南日報】立足紅色校史培根鑄魂,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不忘初心重溫校史?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不忘初心重溫校史
來源:【湖南日報】
立足紅色校史培根鑄魂
——長沙市芙蓉區修業學校以「五修」課程全面育人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發展素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黨的二十大宣講員、長沙市芙蓉區黨代表、修業學校校長陳風華表示,修業學校作為毛澤東創辦《湘江評論》的紅色基地學校,立足校史文化培根鑄魂,以踏實奮進之姿,全力推進基礎教育全面育人高質量發展。
深挖紅色校史「修德」
修業學校坐落於長沙市芙蓉區馬王街,有120年辦學歷史,是長沙市「年齡最大」的小學,也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具有深厚紅色底蘊和革命傳統的小學。
走入校門,《湘江評論》創刊號大型主題雕塑在陽光照耀下格外搶眼。《湘江評論》編寫舊址就在學校的簡易樓下。「青年毛澤東白天在學校教書,晚上在宿舍撰稿、修改,於1919年7月14日出版了第一期《湘江評論》。」修業學校小小講解員、六乙班學生羅笑寒,落落大方地站在舊址的小屋裡,為參觀者介紹這段歷史。
修業學校每一個學子耳濡目染紅色校史,心中有說不完的紅色故事——革命先驅黃興在此成立華興會,教育家、革命家徐特立在此「斷指血書」,一代偉人毛澤東創刊並主編《湘江評論》,周世釗、歐陽梅生等革命家先後在此執教,黨和國家領導人王首道及革命烈士毛澤覃、《義勇軍進行曲》詞作者田漢、少年英烈歐陽立安等,曾在這裡接受過基礎教育啟蒙。
如何讓紅色基因在孩子們心裡生根?學校依託校史文化,開發實施「校史拾貝」「晨曦舞臺」「百舸體驗營」「紅色大講堂」「紅色版畫」「紅色書法」「紅色戲劇」等紅色校本課程,厚植紅色信仰,激勵孩子們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引領他們健康成長。
記者走訪校園看到,毛澤東編寫《湘江評論》舊址、校史館、修德園修整一新,徜徉在《湘江評論》雕塑園、修業亭、黨建園、黨建文化長廊、校史館,校園成為接受紅色教育的最好場所。「斷指血書」、歸國華僑劉庭懷老師回校建體操房等故事,讓孩子們的愛國情懷內化於心;而輻射到校外紅色基地的「百舸體驗營」活動,將學校「小課堂」延伸至社會「大課堂」。
「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紅色基地學校的使命與擔當。育樹先育根,育人先鑄魂,修業學校紅色校本課程為『鑄魂』而生,因『育人』而綻放。」陳風華說。
堅持「五育」並舉育人
修業學校佔地5畝,僅12個班、490名學生,是一所「袖珍小學」。孩子們在這裡得到全面發展,放飛理想。
學校巧妙利用每一寸空間,隱形跑道、移動籃筐、桌球臺……有限空間裡見縫插針,最大限度滿足學生鍛鍊身體需求。
65年前,歸國華僑劉庭懷在修業學校「破天荒」辦起了女子體操隊,開創了一段傳奇。60多年來,學校傳承體操特色,為國家輸送60多名優秀體操人才,累計獲得金牌60多枚。劉庭懷老師的學生李芳,1995年從長沙師範學院畢業後,一直任教於修業學校,擔任體操教練。一批批孩子加入學校體操隊,她用心對待每一位孩子,激勵他們練就本領。李芳說:「體操是學校的傳統特色項目,我們有責任一代代傳承下去。」
「晨曦舞臺」,是學校每周一升旗儀式上的「綜藝大觀」,學生自編節目輪番上演,為師生送上「修美」藝術大餐。學校還將教室改造成排練室,供學生平時排練「修體」。每年5月科技節,學校給每個孩子準備「科技大禮包」,讓他們動手操作,培養創新能力。
勞動實踐課上,孩子們學會了做新菜式、水果拼盤等。尤其寒暑假是「修勞」黃金期,孩子們利用空閒時間,幫助父母洗碗、掃地、做家務。「隨便拉一個孩子,都會做菜。」學校綜合組老師張琪說,培養學生動手創造能力,是「修勞」課程重要內容。
「70%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家庭條件並不優越。」陳風華說,孩子們全面教育沒有缺失,學校落實全面育人理念,推行「五修」課程(即「修德」「修智」「修體」「修美」「修勞」),堅持「五育」並舉,全面培育學生。
【基層聲音】
芙蓉區修業學校校長陳風華:
修業學校立足校史文化培根鑄魂,凝心聚力做好紅色教育的傳播者、課程建設的實踐者、學生活動的推動者,推進基礎教育全面育人高質量發展。
首先以紅色教育落實立德樹人,充分發掘學校120年厚重歷史和青年毛澤東編寫《湘江評論》舊址基地文化,通過有紅色景觀的思政教育、有校史背景的紅色大講堂,厚植學生紅色信仰,培育良好人格。其次依託「五修」課程,修煉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素養,落實全面育人方針。教育教學中以「五修」課程為統領,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又突出體操特色、科技創新、藝術涵養,培養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少年。最后豐富紅色活動載體,通過在國旗下的「晨曦表演」、紅色校本劇活動和校內外紅色基地聯動的「百舸體驗營」活動,拓展學生綜合素質,培育敢擔當、愛家國、甘於奉獻的品格,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植新才、育棟梁。
【記者手記】
校不在大,鑄魂則偉
王文
走訪修業學校,記者看到了黨的二十大精神與校園紅色文化的融合,也看到了全面育人理念在基層教育中走實走深。
百年名校人才輩出,紅色底蘊潤物無聲。一百多年來,修業學校師生秉承的「修德敬業、崇樸尚實、家國天下、使命擔當」精神品質,已然成為學校百年紅色文化的根基;紅色芳草蔓生,英雄群像矗立,紅色基因傳承延續,百年紅校根基穩固,時代新人層出不窮。育人的根本在於立德,學校依託校史文化開發紅色教育校本課程,讓孩子們在小學階段就接受到優質的愛國主義教育,浸潤心靈,從小立大志,系好人生的第一個紐扣。漫步校園,一館一址、一處一景,成為師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好去處。
校不在大,鑄魂則偉。修業學校的教育理念和具體做法,持續堅持,發揚光大,必將繪就更絢麗的畫卷。
本文來自【湖南日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