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一章及譯文
2023-06-13 02:29:01 2
1、道德經第十一章原文: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道德經第十一章譯文:老子在本章裡論述了「有」與「無」即實在之物與空虛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他舉例說明「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相互為用的;無形的東西能產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覺察。他舉了三個例子:車子的作用在於載人運貨;器皿的作用在於盛裝物品;房屋的作用在於供人居住,這是車、皿、室給人的便利。車子是由輻和榖等部件構成的,這些部件是「有」;轂中空虛的部分是「無」,沒有「無」車子就無法行駛,當然也就無法載人運貨,其「有」的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了。器皿沒有空虛的部分,即無「無」,就不能起到裝盛東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無法發揮作用。房屋同樣如此,如果沒有四壁門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採光、流通空氣,人就無法居住,可見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發揮了作用。
3、三十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關鍵詞: 道德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