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素有鳳雛之稱(龐統鳳雛稱號的由來)
2023-06-01 13:11:10 2
三國演義裡的龐統,是劉備手下重要的軍師,他的地位和諸葛亮相當,是劉備集團的左膀右臂。
龐統出山時:龐統來到荊州,見劉備。劉備看龐統容貌醜陋,心中也不悅,於是問龐統:「足下遠來不易?」龐統 便答道:「聽皇叔招賢納士,特來相投。」劉備說:「荊州稍定,苦無閒職。東北一百三十裡,有一縣名耒陽縣,缺一縣令,請你去哪兒服任。如以後有空缺,必當重用。」龐統到了耒陽縣,不理正事,終日飲酒為樂。有人報劉備,劉備派張飛、孫乾去巡視。張飛、孫乾到了耒陽縣,軍民出郭相迎,唯獨不見縣令。同僚說:「龐縣令,來已百餘日,每日飲酒,現只在醉鄉,還未起。」
張飛大怒,叫龐統出來,只見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張飛怒問:「我兄長叫你來做縣令,你怎敢盡廢縣事!」龐統笑說:「量個百裡小縣,有甚公事,何難決斷!將軍少坐,待我發落。」隨即升堂,把百餘日所積公務,都取來剖斷。不到半日,將百餘日之事,盡都斷完了,投筆於地對張飛說:「所廢之事何在?」張飛大驚,離席謝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我當於兄長處極力推薦。」孔明向劉備說明龐統的才學,劉備高興地說:「人都說伏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今我二賢才都得,漢室有興矣!」於是劉備拜龐統為副軍師中郎將,與孔明共贊方略,教練軍士。
之所以叫龐統為鳳雛,是因為他的才幹學識都十分地突出。在三國演義裡他的戲份雖然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場都是在關鍵時刻。赤壁之戰孫劉聯軍能打敗曹操。很大程度上都要歸功於龐統。如果不是龐統的鐵索連環計,把曹操的船都綁在了一起,就算周瑜使用火計,也是很難造成大規模殺傷的。還有後來劉備入益州,取成都,龐統都給予了他極大的幫助。如果不是在取成都的過程中被伏擊身亡,也許龐統會成為比諸葛亮更出色的軍師。古時候的龍和鳳都是神獸,能夠被叫做鳳雛,就是因為他的本事比較大,這個稱呼是三國隱士龐德公給他起的。
龐統小時候非常樸實,看起來也不聰明。但是在他二十歲那年的時候,找到了知名的隱士司馬徽。當時司馬徽在桑樹上採桑,龐統則是坐在樹下,二人就在這種環境下交談了一天一夜。事後司馬徽非常驚訝,他沒有想到一位二十剛出頭的年輕人,居然有如此地見識和才華。
這件事過後,龐統的名氣也是越來越大,司馬徽更是稱他為 第一南州士子,整個南州士子當中,都沒有能和他相比的人存在。有了司馬徽的高度評價,龐統的名氣也是越來越高。後來另一位隱士龐德公,和司馬徽,諸葛亮等人關係比較親近,龐統也在其中。
龐德公向來以識人出名,他見過龐統,和他聊過之後,就知道此人日後必定能成大器,因為當時龐統還比較年輕,所以龐德公就給他起了一個鳳雛的稱號。鳳凰是萬鳥之王,雛的意思指的是剛出生的,所以鳳雛的意思其實就是小鳳凰,這也比較符合當時龐統的年齡。
小鳳凰雖然小,但是日後成長起來,終究會變成鳳凰,到那個時候天底下的人都會為之矚目。這也是龐德公對龐統的一種期望。只可惜龐統還沒來得及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建功立業就過世了,實在是令人感到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