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三後四是什麼意思 清明前七後八是什麼意思
2023-06-03 07:13:11 2
在民間,有一句關於清明節的俗語叫做「前三後四」,很多人不知道清明節前三後四是什麼意思,下面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清明前三後四是什麼意思,清明前七後八是什麼意思。
清明前三後四是什麼意思
前三後四
「前三後四」意思就是說在清明節前三天或後四天上墳燒紙是最好的。一種說法是因為在清明節這一天上墳燒紙的人比較多,燒過去的冥幣容易出現丟失的情況。並且前三天陰間路上也不會太擁擠,去世的親人就可以很快的收到冥幣。
另一種說法是因為清明節的前一天為「寒食節」,而寒食節是為了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名臣介子推而設的節日,在這一天是不可以生火的,並且還要吃冷食。
因此人們認為,在清明節的前三天或後四天是上墳的最佳時間。
左五右六
「左五右六」也是有兩種說法的。第一種是,在清明節上墳燒紙時並不是去的越早越好,最好是在早上五、六點鐘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內,陰盛陽衰,便於讓已逝的親人出來收取冥幣。而另一種說法是,清明這天是不可以進行修墳培土的,要提前在春分過後的五、六天時修墳培土。
據說,要是到了清明節當天再進行修墳培土就會有點晚了,既燒紙又修墳,就會打擾到逝者收取冥幣。
當然,現在對這些並沒有這麼多的忌諱,但最好也是在下午二、三點前完成掃墓。紀念逝者的方法有很多種,大多數人認為上墳燒紙既浪費錢財又容易造成火災隱患。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在網上紀念的方法,這樣既環保又安全。
清明前七後八是什麼意思
清明節前七後八的意思是說,在清明節的前七天和後八天是不建議晚上出門的。
俗雲「前七後八、陰司放假」,一般習俗要求清明節前七天、後八天的半個月時間內,晚上不要出門,因為陰氣重,不利外出。
另外就是這半個月的時間段也不適宜買新衣服,尤其小孩不要在此期間買新衣服,是不吉利的。
清明節前七後八指的是清明節前七天,以及清明節當天、清明節後八天的時間。
「前七後八,陰司假日」,因為古代說法,陰間鬼魂放開的時間多在清明節前後,節後8天,祭祀的最適合時間只有在清明節前7天到清明節後8天,也就是說清明節前七後八這幾天陰氣最重,很多小孩在清明前後出生,人們都覺得是不吉利的。
從五行而言:清明節前出生的小孩,即從春分至清明前,這段時間屬於卯二月的下半月,秉承木氣,嚮往東方,一般思想活躍,進取心強,富於幻想,青春朝氣,活潑愛動,感情熱烈,為人誠摯,人生運勢起伏較多,工作事業比較中平,經過努力也會成就,善於持家理財,財富收入比較可觀,是屬財運較好的人。
從風水而言:清明節的前五天,與後五天,這十日內生人,天賦悟性較高,有一定才藝專長,性格比較憂鬱,也容易與一些陰性物質溝通,身體比較虛弱,但第六感比較強,而且喜歡神秘文化,比如佛道易醫,或有較深的宗教情節等。
關鍵詞: 清明 什麼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