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迷案老電影完整版(看影片林中迷案)
2023-05-27 04:33:35 15
昨晚看了上影1984年拍的偵破片《林中迷案》,有點感想,隨意聊幾句。我喜歡看偵破片,估計許多影迷也喜歡看,因為情節跌宕起伏吧,引人入勝。但看多了,覺得這類片子尤其是七、八十年代拍的真正有特色的寥寥無幾。那些偵破片幾乎同一個模式:案發之後,公安局長坐鎮指揮,把偵破任務交給處長或科長,再配上幾名助手。處長或科長往往見多識廣,富有經驗,成竹在胸;助手則常被假象迷惑,或性情急躁,或簡單生硬,或中了罪犯嫁禍於人的詭計。他們忽而驅車奔赴現場,繼而開會分析種種破綻,偵破工作十分繁忙。期間,安插煽情之類場面,一燈青熒,滿桌佳餚,妻子等公安丈夫歸來翹首遠眺,以示急公忘私奉獻精神,哈。結局大多罪犯慌忙出逃,少不了擒拿格鬥動作,來一場你逃我追的遊戲。儘管打得眼花繚亂,給人卻沒啥印象,看過就忘。
啥原因呢?除了情節雷同外,主要是人物沒塑造好。從情節角度說,《林中迷案》雖在「迷」字上做文章,同樣沒啥創新。影片以白金失竊案為核心,由一隻猴子引出耍猴人、鐵拐劉和馬二昌三起兇殺案,又糾葛著走私、賭博等案中案。楊寶河演的鐵拐劉是個老謀深算的走私販子,姚侃演的馬二昌是個不能自撥的賭徒,老演員凌雲那個耍猴人被殺害後,公安查出兇手是劉二根,但沒動他,放長線釣出了同夥馬二昌。事情暴露後,劉二根、馬二昌又被他殺,這些情節跟影片《通緝令》相類似。經過反覆偵察,貌似好人的汽車司機金永昌、一個隱藏很深的盜竊走私犯頭目終於露出了水面,他平時工作很積極,又是個安全行車的標兵,還是個檢舉張寡婦等人走私有功的人,這下半部情節又跟影片《蛇案》比較雷同。
不過,在人物塑造上,我個人感覺有所突破。那年代片子,破案的主角幾乎全是料事如神的英俊小生,就算《405謀殺案》的主角仲星火也是壯年公安,跟李再揚等人演的幾個小混混搏鬥起來,那也是拳腳相加,英姿勃發啊,哈。本片中,兒藝老演員李丁這個老隊長卻是一個其貌不揚的退休老頭。說到「補鈣」李丁,大家都很熟悉。看他晚年形象,八字眉、腫眼泡再加上渾圓有致的鼻頭和疊了兩層的下巴,如同一尊開心的彌勒佛像,渾身充滿喜劇細胞。
電視連續劇《宰相劉羅鍋》中的六王爺、《那五》裡的醉寢軒主,電影《洗澡》中的洗澡老頭等,我都有印象。他從80年代初開始,演過許多影視劇。我的記憶中,他早期演的電影角色反角或陰暗面人物較多,《顧此失彼》不學無術又自以為是,鬧出許多笑話的商業幹部;《元帥之死》對賀老總進行殘酷迫害的林彪集團死黨;《夕照街》一邊推車上班,一邊亂扔紙團,被「於紹康」批評的自私、不顧公益的「萬人嫌」等人物皆如此。當然,也不乏《天堂回信》等片中慈祥善良的老爺子角色。
迷案中的李丁,是一個已經退休一年,回鄉承包了山林地,準備給小兒子辦喜事的老隊長。相比其他影片中的破案主角,我之所以感覺老隊長不一般,就在於這角色比較真實。退休時,新任隊長郭軍沒有挽留,他發過牢騷、大為不滿。重新接受任務後,也沒有表現出老將出馬、一個頂倆的特別能耐,相反顯得平平庸庸,只看到他忙忙碌碌,四處奔波,而看不到工作有所起色。案情不僅毫無頭緒,而且越來越複雜,接二連三地又發生了幾起兇殺案,使原先掌握的線索也都斷了,破案工作簡直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平時,老頭頭髮散亂,灰塵滿面,還有一個不講衛生的壞習慣,喜歡隨便拿別人的杯子喝水。討論案情時,他由於文化程度不高,也講不出多少道道;郭軍講得津津有味,他一旁無精打採地抽菸,還打瞌睡,連菸斗落地都不知道,簡直使人感到是個混日子的糟老頭子!追捕馬二昌時,被馬二昌冷不防一拳擊倒在地,動彈不得,眼睜睜看著兇犯逃走而無可奈何,回家氣喘籲籲地扒在沙發上,讓孫子捶背,自嘆老了、不中用了。覺得這些細節描寫,沒有損害人物形象,而恰恰使這個人物感到可信,畢竟是上了歲數,力不從心。
老隊長有個最大優點,就是講究實際,從不放過蛛絲馬跡。他仔細觀察現場的每個細節,如鞋印的磨損部位,菸嘴的咬痕,猴子喝酒、開鎖,馬二昌脖子上的抓痕,金永昌的工具箱等等,都沒有逃過他的眼睛。正是這樣在掌握了全部犯罪事實以後,才作出了推理判斷,破了迷案。當主犯金永昌駕車即將逃出國境線時,老隊長出現在汽車必過的棧橋上,他也沒有像許多驚險偵破片裡的主角那樣,通過一番驚心動魄的格鬥,出奇制勝,力擒頑敵,而是同歸於盡。不過,從劇情角度看,這結尾有點人為拔高痕跡。因為案發後,早已封鎖了邊境線,後來又布置了各哨卡,金永昌實際上已在天羅地網之中,過不了關的,老隊長砍棧橋與他同歸於盡沒有必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