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文學獎經典語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
2023-05-26 19:04:12 2
一、
高中的時候,語文課本上有《百年孤獨》的節選內容,對於節選的哪部分內容記不清了,對於書名,印象就烙下了。記得當時教材對本作品的「定位」是「魔幻現實主義」還是「魔幻什麼」的?反正閱讀過程中太「魔幻」又好「現實」的感嘆老出現於腦海中。
本書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1927年出生於哥倫比亞,童年與外祖父母一起生活,五十年代開始出版文學作品,六十年代初移居墨西哥,1967年出版《百年孤獨》,1982年獲諾貝爾文學獎,2014年4月17日在墨西哥病逝。
《百年孤獨》剛開始讀起來有點「吃力」,後期被引起興趣讀起來就順溜了。
全書就二十六萬多字,小說裡不能算長的。排版雖然有分段分章,可沒有任何章節標題,段落有時一長段連著好幾頁都不隔,讀的委實有點喘不過氣。當然,有的讀者可能會覺得這樣讀起來才能一氣呵成,大氣磅礴。
馬爾克斯盛名之下,其實……挺有他能盛名的道理。文採斐然,哲學、歷史、地理、科學、經濟、心理學、行為學、愛情觀、人情世故等等,統統是夾雜在魔幻離奇怪誕的筆觸中傾洩而下。看到最後一頁,才發現了書名的點題之言「註定經受百年孤獨的家族不會有第二次在大地上出現。」
裝出一個「掩卷深思」的表情,內心綿密著「不錯不錯!」
二、
「多年以後」,開篇第一句,全書充斥著眾多「多年以後」的描述,因為這是寫了一個家族百年的悲歡離合、怪誕不經的過往。
成為「多年以後」的成員在「多年以後」又被自己的子孫想起。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和妻子烏爾蘇拉·伊瓜蘭帶著村人來到了馬孔多這個地方,在馬孔多紮根後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家族與地方的矛盾、合作、發展、興亡史。
夫妻倆育有兩男一女,長子何塞·阿爾卡蒂奧,次子奧雷裡亞諾·布恩迪亞,小女兒阿瑪蘭妲。不要覺得這五個名字好長,記住這五個名字後,全書最主要的人物就記住了百分之七十以上。因為夫妻倆的孫子孫女,以及孫子孫女們的兒子女兒和孫子孫女等大部分都叫這幾個名字,看書的過程中若恍惚不注意,都會認不出這是那個爺爺?還是爸爸?還是兒子?或者是那個叔叔?還是侄子?
在馬孔多這個百年家族,有科學家、英雄、神經病、商人、乞丐、工匠、農夫、主婦、學者、鬼魂、魔鬼、天使等等,沒錯,人鬼神魔都齊了。在這百年中,各種荒誕又若真的事件與行為穿插於全書的節奏,能笑、能嘆、能深思。
貫穿於全書的還有吉普賽人梅爾基亞德斯和他的羊皮卷,梅爾基亞德斯似乎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家族的守護者。從生前與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一起研究、學習、發明各種奇葩產物到死後成為這個家族中飄蕩的靈魂,多次拯救這個家族成員於危難中。最後梅爾基亞德斯靈魂淡化消逝後百年家族也隨之落幕消亡。
三、
書中有一段描寫政府軍對馬孔多罷工的三千多工人實施屠殺的情節,在這次屠殺中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是唯一的倖存者,在後來的歲月中只要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跟人說起這事都會被認為是假話,甚至被當做瘋子的胡言亂語。倍受打擊的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隻能在梅爾基亞德斯留下的羊皮卷中孤獨終老。
書中對於政府軍為了消滅罷工事件的影響所採取的行動中有這麼兩段話。
「政府利用所掌控的一切傳播渠道在全國千百遍反覆宣傳,官方說法最終成為定論:沒有死人。」
「根據四號令對不法分子、殺人犯、縱火犯和反叛分子實施的搜捕及剿滅仍在繼續,但軍方面對擠滿司令部辦公室的受害者親屬的詢問,卻一概矢口否認。『您一定是在做夢,』軍官們堅持道,『馬孔多沒發生過任何事,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這是一座幸福的小城。』就這樣,工會領導人被消滅殆盡。」
在罷工屠殺的多年以後,馬爾克斯(上圖)隱藏於書中有一句話,「文學可以成為世上最佳的嘲諷工具。」
在嘲諷誰?又為何而嘲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