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燕策文言文(古文今譯戰國策)
2023-05-26 17:31:48 2
圖片源自網絡
原文:
田單將攻狄,往見魯仲子。仲子曰:「將軍攻狄,不能下也。」田單曰:「臣以五裡之城,七裡之郭,破亡餘卒,破萬乘之燕,復齊墟,攻狄而不下,何也?」上車弗謝而去,遂攻狄,三月而不克之也。
齊嬰兒謠曰:「大冠若箕,修劍拄頤,攻狄不能下,壘枯丘。」田單乃懼,問魯仲子曰:「先生謂單不能下狄,請聞其說。」魯仲子曰:「將軍之在即墨,坐而織蕢,立則丈插,為士卒倡曰:『無可往矣,宗廟亡矣,魂魂惝矣,歸於何黨矣。』當此之時,將軍有死之心,而士卒無生之氣,聞若言,莫不揮泣奮臂而欲戰,此所以破燕也。當今將軍東有夜邑之奉,西有菑上之虞,黃金橫帶而馳乎淄、澠之間,有生之樂,無死之心,所以不勝者也。」田單曰:「單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厲氣循城,立於矢石之所,及援桴鼓之,狄人乃下。
譯文:
田單將要攻打狄城,他去拜訪魯仲連。魯仲連說:「將軍此去攻打狄城,不能攻下。」田單說:「我曾憑藉內城五裡、外城七裡的小地方,率領國家破亡後的殘軍,打敗擁有萬輛戰車的燕國,恢復齊國故土,您卻說我不能攻下狄城,這是為什麼呢?」話音剛落就掉頭登車,不辭而別,去攻打狄城,連攻三個月,不能拿下。
齊國的小孩子們唱著一首歌謠道:「帽兒像簸箕,長劍拄下巴,狄城攻不下,白骨成山沒辦法。」田單聽了,害怕完不成任務,又去請教魯仲連說:「先生說我攻不下狄城,請把原因告訴我吧。」魯仲連說:「將軍在困守即墨時,一坐下來就編織草筐,一站起來就拿鏟鏟土,還教導戰士們說:『我們已沒處可去了,國家已經滅亡了,但是我們的魂魄不在,我們將到何處安生呢?』那時,將軍有死戰的決心,戰士們都不想苟且偷生,聞聽到您這樣的話,全都擦著眼淚,振臂高呼,要求一戰,這就是能打敗燕國的原因。如今,您東有夜城豐厚的收入,西有淄水的景色可以娛目,腰系黃金的帶鉤,驅車在淄水、澠水一帶觀賞,充滿人生的樂趣,沒有拼死的決心,這就是不能勝敵的原因。」田單說:「我決心已下,先生您就等著瞧吧。」第二天,田單親自到戰場激勵士氣,巡視地形,並站在能被敵軍弓箭和石塊擊中的地方,擂鼓攻城,狄城終被攻下。
評點:
田單是齊國名將重臣,在齊國存亡之際,以小小即墨之地,率領殘部,一舉收復齊國失地。然而當田單攻打狄城的時候,出徵之前,魯仲連就斷言「不能下也」,果然,田單攻打狄城三月而不下。
田單攻打狄城時已今非昔比,無論地位和軍力都大大優於在即墨的時候。歸根到底,之所以攻狄之戰起初不勝正如魯仲連所說即墨時「將軍有死之心,而士卒無生之氣」,而狄城時「有生之樂,無死之心」。田單隨即立下決心,身先士卒,最終攻下了狄城。
可見,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將士的決心和士氣,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將領的身先士卒,何談戰爭的勝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