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望遠鏡能看到的宇宙距離(盤點克卜勒望遠鏡觀測宇宙的十大發現)
2023-05-26 18:33:42 1
早在2009年發射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已取得豐碩成果,準備進入延伸任務階段。克卜勒的設計是要揭開成千上萬顆行星的奧秘,了解行星系統的主要特徵,更重要的是要找出恆星系統中存在多少「類地行星」。以下是克卜勒在過去三年裡取得的一些重要發現。
克卜勒一直在尋找最像地球的行星。克卜勒-10b是第一顆經過科學家確認的類地巖石行星。這顆行星的半徑約為地球的1.4倍,質量約為地球的4.6倍,繞主星運行不到一天。鑑於克卜勒-10b的質量和靠近主星的位置,一些科學家認為它更可能是一個超級水星,而不是一個孿生地球。
兩顆行星圍繞一顆恆星克卜勒早期的發現還包括兩顆行星,克卜勒9b和9C,它們圍繞著克卜勒9恆星運行,克卜勒9是克卜勒任務發現的第一個多線星系。兩顆類似土星大小的行星繞著主星運行繞行母星一周大約需要19到38天。後來證實,另一顆超地球大小的行星也在這個系統中。此後,克卜勒發現了許多靠近太陽系的多行星恆星系,如克卜勒-11擁有6顆行星。
第一批行星克卜勒於10年前就發現了5顆系外行星,編號為克卜勒4b、5b、6b、7b和8b。它們被發現在不同的恆星周圍,這些行星也被稱為「熱木星」,因為它們的質量與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質量相同,並且距離母星非常近環繞母星一周不超過5天。雖然天文學家可能無法在此期間發現地球生命,但克卜勒計劃有一個成功的開始。
第一批地球大小的行星克卜勒的主要目標是,是確定有多少顆恆星的宜居帶裡存在類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因此,科學家早在2011年12月宣布克卜勒望遠鏡發現了第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克卜勒-20e和克卜勒-20f的那一刻,標誌著這個發現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兩顆行星分別是地球半徑的0.87和1.03倍,位於距離地球約1000光年的五線恆星系統中。不過,它們離主星太近,可能不適合生物的誕生。
存在蒸發現象的行星早在2015年5月,克卜勒發現了一顆類似彗星的行星,圍繞一顆距離地球1500光年的恆星運行。這顆恆星比我們的太陽更小更冷。克卜勒發現的這顆行星有水星那麼大,每16小時繞其主星運行一周。面對恆星的那一面可能是沸騰的巖漿海洋,按照目前的蒸發速度,這顆行星將在大約2億年後消失。
可能的海洋世界克卜勒22b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距離地球只有600光年。它的半徑大約是地球的2.4倍,它圍繞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一周大約需要290天,比地球年短一點。科學家們不知道它是由什麼組成的,但如果它有大氣層,它可能會孕育出一個巨大的溫暖的海洋,甚至生命。
環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克卜勒16b是發現的第一顆環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這顆土星大小的行星圍繞兩顆恆星運行,運行一周需要229天,它可能也有衛星。兩顆恆星之間的引力相互作用促進了行星的形成,但也摧毀了它們。但它們還有兩顆行星,克卜勒-34b和克卜勒-35b是另外兩顆圍繞兩顆恆星運行的行星。
4恆星星系中的行星早在2017年10月,美國宇航局宣布在一個擁有四顆恆星的星系中發現了一顆行星Ph1。PH1是利用克卜勒望遠鏡收集的數據發現的,但發現者不是天文學家,而是號稱「行星獵人」的民間科研愛好者。Ph1是一顆海王星大小的行星,每137天圍繞兩顆主星運行一次,這兩顆恆星周圍還有另一個雙星系統。
最小的行星克卜勒-42是一個紅矮星,有三顆比地球小的巖石行星,形成了一個「迷你」太陽系。所有行星繞其主星運行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天,這意味著它們可能非常接近主星,因此不會有任何生命。
恆星雖然克卜勒的行星搜索任務對天文學家也有好處。克卜勒望遠鏡對恆星的特徵有著非常詳細地了解,為科學家提供了無與倫比的數據。該望遠鏡在遙遠恆星的大氣中目睹了微弱的恆星地震,提供了許多關於恆星大小、年齡、質量和內部結構等基本特徵的信息,為人們了解宇宙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