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至清則無魚理至明則無徒(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023-05-26 04:27:01 4
「 職場智謀 」 專注研究人性的規律與智慧,揭秘職場潛規則以及辦公室政治
以史為鑑領導犯錯不能當眾指出錯誤,否則領導面子會掛不住 ,你讓領導下不了臺面,領導不收拾你收拾誰?就算領導大度不收拾你,但也不會重用你,所以說當眾指出領導錯誤是愚蠢的行為。
很多佛系青年以為糾正領導的錯誤是為領導好,其實恰恰相反,在社會或者職場誰跟你講對錯?你糾結的是對錯或者真理,但領導考慮的是權威,你當眾指出領導的錯誤就是挑剔領導的權威。
知錯就改這是學校那一套,在社會上是行不通的,因為社會上有些事情只能看破不能說破,只有這樣才能利益最大化,否則一味追求真理就會損害領導的利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參考書籍】《左傳》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
【事由】季平子還在晉國,子服惠伯私下對中行穆子說:魯國事奉晉國怎麼就不如夷人小國?魯國是晉國的兄弟之國,土地也廣大,你們所規定的貢賦都能交納。
要是為了夷人而拋棄魯國,讓它去事奉齊、楚二國,對晉國又有什麼好處呢?親近關係親密的國家支持大國,獎賞能貢獻財物的國家,懲罰不貢獻物品的國家,這才是作為盟主應該做的。
【解析】
不給面子魯國因為沒有參加晉國舉行的盟會,晉國一生氣就抓了季平子(魯國的卿大夫),晉國心想齊國作為大國都來參加我晉國的會盟,你魯國只是中小國竟然不參加,這是不給我晉國面子啊!
魯國不參見晉國的會盟,不只是不給晉國面子,而且是挑剔晉國的權威,晉國權威被挑剔肯定得拿魯國開刀,以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否則今天魯國不參加盟會,明天其它諸侯國就不來朝見,到時候晉國就會成為光棍司令。
子服惠伯為了救季平子,所以就私下對中行穆子求情,為何要私下說呢?因為子服惠伯懂權力心思,晉國抓季平子是不對的,魯國雖然沒有參加盟會,但你晉國也不能抓魯國的大臣啊!
雖然晉國不對,但也要顧及晉國的面子,所以就私底下說,否則在公開場合說上述那番說,晉國就下不了臺,晉國下不了臺對魯國就更加不爽了,而魯國得罪晉國則雪上加霜。
子服惠伯雖然是私下說,但也要將晉國的軍,所以就說如果不對魯國好一點,魯國就有可能事奉齊、楚二國,對晉國又有什麼好處呢?這句話正中晉國的要害。
本文源自 「 職場智謀 」 微信公眾號,關注獲取「人性密碼」,掌握人性密碼輕鬆駕馭於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