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群眾發言稿
2023-12-11 14:40:07 2
貫徹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係,既需要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小編收集了20xx年領導幹部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群眾發言稿,歡迎閱讀。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群眾發言稿一
為進一步鞏固提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探索建立黨員幹部直接聯繫服務群眾長效機制,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我局根據區委統一部署,迅速制定了《大亞灣區住建局機關黨員到社區開展「黨員責任崗」活動實施方案》,成立了由黨組書記、局長羅健強同志總統籌協調的「黨員責任崗」活動工作組。工作組以局機關2個黨支部為單位,下設10個工作小組,分別到澳頭街道辦橋東社區群眾家中走訪調研,上門聽取群眾的社情民意,了解群眾呼聲,切實做到進社區、入住戶、聽民意、解民困。
20xx年4月25日,我局主任科員蔡向軍同志帶領局機關第二黨支部第五工作小組到澳頭橋東社區走訪了居住在赤角背的群眾。活動中,居住在赤角背114號的群眾陸先生提出了他們一家三代住30平米的房子,能否納入棚戶區改造工程的問題。蔡向軍同志耐心的向他介紹了相關政策,並將辦事流程一次性告知,及時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在接下來的走訪中,工作組從實際出發,積極向群眾熱心宣傳國家政策,對群眾提出的問題和訴求能現場解答解決的現場解決,不能現場解答解決的問題進行逐條梳理、分析研究,並進行任務分解,明確責任部門,要求限期整改落實,同時及時將跟進處理結果向群眾反饋。
此次「黨員責任崗」走訪活動搭建了良好的黨群幹群溝通平臺,有效增強了我局黨員的服務意識,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接下來,我局將組織全體在職黨員按照工作方案的部署深入到社區開展活動,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群眾發言稿二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中國共產黨在90多年的奮鬥歷程中,始終與人民群眾同甘苦、共患難,鑄就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繫。正是因為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深刻認識、對群眾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黨才團結和帶領人民群眾,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正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大力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我們黨順應人民意願、更好實現人民利益的生動實踐,也是億萬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鬥過程。只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才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不斷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新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隨著黨情、國情、世情的深刻變化,我們黨統籌協調群眾工作的難度在加大,特別是一些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淡薄,聯繫發動群眾的能力有所下降。面對嚴峻的任務和挑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要求我們必須深入把握群眾工作的規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牢固樹立人民創造歷史、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觀,樹立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價值觀,樹立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觀,進一步強化群眾立場、樹立群眾觀點、把握群眾方法、健全工作制度,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使我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不斷獲得最廣泛、最深厚、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始終站穩群眾立場。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堅定的群眾立場是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石。在長期的奮鬥實踐中,我們黨之所以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站穩群眾立場,才能制定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才能正確對待事業、對待群眾,才能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實績。當前和今後,必須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利於群眾的就堅決支持,不利於群眾的就堅決糾正。要著眼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切實解決就業、就醫、就學、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生活質量、提高幸福指數。
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只有在思想深處真正理解和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才會有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才會有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的高度自覺。要把群眾觀點貫穿到加強黨的事業和黨的建設各個方面,滲透到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和行動中,不斷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把群眾觀點學習教育作為重要任務,列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員幹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必修課程,努力提高黨員幹部群眾觀點的自覺意識。要把尊重群眾、服務群眾的要求進一步體現到實際工作中,引導黨員幹部正確把握同人民群眾的關係,擺正同人民群眾的位置。要積極引導黨員幹部深入改革開放第一線,深入社會生活最基層,切身體驗基層工作的實際,把握群眾思想的脈搏,在深入人民群眾中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誠情懷。
科學把握群眾方法。科學的群眾方法是做好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係的重要保證。只有不斷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才能增強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才能使群眾工作常做常新、充滿生機活力。當前社會成員的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係日益多樣化,法制意識、參與意識日益增強,迫切要求我們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科技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有的放矢地開展群眾工作,增強吸引力感染力。要不斷創新思想政治工作,充分運用平等交流、民主討論等方法,加強人文關懷、心理疏導、精神撫慰,幫助群眾提高認識、化解疑慮,正確理解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要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做好群眾工作,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學法知法、守法用法,依照法律程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要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等新興媒體的建設、運用和管理,豐富與群眾聯繫溝通、互動交流的載體,暢通群眾表達意見訴求、參政議政渠道,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事業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健全群眾工作制度。貫徹群眾路線、密切黨群關係,既需要提高廣大黨員幹部的思想認識,也需要依靠制度來規範、來約束。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工作制度,嚴格遵守制度、按制度辦事,是提高群眾工作科學化程度的必然要求。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必須在落實好已有制度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制度建設和創新力度,完善做好群眾工作的制度體系。要健全聯繫和服務群眾的制度,推動工作重心下移、基層幹部堅守一線、領導幹部深入基層,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服務群眾中的帶頭、推動、督促、保證作用。要健全信訪制度,保證群眾提出的重要問題得到及時有效解決。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積極預防和有效化解矛盾糾紛。同時,要堅決維護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使制度真正成為黨員、幹部聯繫和服務群眾的硬約束,使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真正成為黨員、幹部的自覺行動。
強化宗旨意識聯繫服務群眾發言稿三
黨現階段奮鬥目標有小康社會、現代化和中國夢,無論哪一個,都與我們農村分不開。我們黨很重視「三農」問題,繼提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基礎上,十八大和十八屆一中、二中、三中全會都相繼對加強「三農」工作提許多新的更高要求。農村黨員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幹力量,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排頭兵」,我們要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持為民務實清廉主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加強理論武裝,保持政治上的先進性。保持共產黨員政治上先進性,須加強理論武裝,這是增強黨性、提高本領、解放思想前提。要加強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以及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作行動指南。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黨章黨紀和黨的知識等,學習黨組織文件,增強黨性觀念、宗旨意識、思想政治素質。學習要充分考慮農村的實際,黨組織要儘量利用一切機會和條件組織黨員集中學習,形式可靈活多樣,同時,黨員更要主動自學,利用報紙、電視、網際網路和手機等一切手段學習。要以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不斷強化農村黨員的學習教育。
切實服務群眾,踐行我黨的根本宗旨。共產主義不是空中樓閣,不是空喊口號得來的,踐行共產主義,最終要落實到為人民服務的行動上。所以,我們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當然,為人民服務不僅僅做幾件好事,按我們毛主席所說的要一輩子做好事,這一輩子做好事,內容就比較豐富了。
各方面帶好頭,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黨員義務:黨員要「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頭參加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帶動群眾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艱苦奮鬥,在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生活中起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明確新時期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本質要求。農村廣大黨員除幹好本職工作、服務群眾外,還應在各個方面帶好頭,為群眾作出榜樣和表率,弘揚正能量。黨支部是一面旗幟,黨員就是一盞燈。我們只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就能很好地把旗幟和紅燈舉起,也就真正發揮我們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在這裡,我呼籲我們向習近平推介的焦裕祿學習,爭做優秀共產黨員,我們一起共勉吧!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