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以用權專題研討發言稿
2023-12-11 01:24:07 1
【篇一】嚴以用權,關鍵是嚴格規範黨委用人權和政府事權。要嚴格制度程序、強化監督問責,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
中央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充分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信心。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意識,在作風建設上持續用力,切實把嚴和實的要求立起來、樹起來,紮實推進「開放寧夏、富裕寧夏、和諧寧夏、美麗寧夏」建設。
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首要的是解決好權力觀問題,關鍵是嚴格規範黨委用人權和政府事權,確保權力的行使不偏向、不變質、不越軌、不出格。公權姓公,不屬於任何個人。公權為民,只能用來為人民服務。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搞清楚權力是誰給的、權力是用來幹什麼的,按照「三嚴三實」的要求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真正把權力用在為民造福、為黨盡責上。
黨委用人權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權力,也最容易出問題。選人用人是一個「風向標」,用好一個幹部,可以激勵一批幹部;用錯一個幹部,也會挫傷一批幹部的積極性。現在,許多幹部出問題,除幹部自身原因外,主要是一些黨委(黨組)在選人用人上出了問題。
行使好黨委的用人權,重點要嚴格制度程序、強化監督問責,把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幹部選上來。《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是「基本法」,必須嚴格執行,對幹部工作的原則、標準、條件要堅持,對選拔任用的具體制度和要求要落實,不能「放水」,不能「留後門」,防止執行制度走過場。幹部選拔任用程序是規定動作,必須嚴格履行,程序該走的必須走,一個都不能少,不能「下跳棋」,防止程序虛設、「空轉」。加強監督問責是對幹部最大的愛護,是對組織最有力的呵護,無論是各級黨委及組織、紀檢部門,還是各級領導幹部,既要增強監督意識,對選人用人大膽監督,也要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督,讓選人用人權在陽光下運行。
政府事權是依法履職的權力,與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與群眾的利益緊密相連,必須依法規範行使權力,決不能任性用權。政府事權必須於法有據,絕不能認為權力越大、權力越多就越好。
依法規範政府事權,核心是解決權力邊界的問題,加快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個清單」。一方面,法無授權不可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加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營造良好環境。在經濟新常態下,簡政放權就是抓發展、穩增長,是實實在在的解放生產力。另一方面,法定職責必須為,依法履行好政府的管理、引導和服務職能,積極主動為企業、為群眾服務。市場的作用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也要發揮好,該管的必須管住管好,特別是對食品安全、環境汙染、安全生產等,要嚴格依法管理,守住法律法規底線,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篇二】自古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讀書就為了升官發財,光宗耀祖,這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權力的效用卻沒有減弱,這反映出權力的濫用及特權的弊端,不受約束的權力就會任性,公權力就會為私利驅使,進而演化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此時權力就姓「私」。海瑞道「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白薯」,讓權力為百姓服務,才能造福一方。
「三嚴三實」要求「嚴以用權」,不讓權力任性,西方哲人說過「人類社會幾千年的發展進步就是實現了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裡」,這更體現了民主法治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如何上權力姓「公」而不姓「私」,少數人靠素養和操守自我約束,多數人靠制度限制權力濫用。制度建設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更能規範和約束權力的運行,制度的建設以憲法為依據,以憲法為底線進行制度建設,這樣權力才能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運行。
「嚴以用權」就是不給權力留下私人空間,不給特權找到藉口,辦事程序公開透明,人人都按規矩辦理,沒有凌駕於憲法和制度之上的權力,沒有人情幹預的空間,沒有不受監督和約束的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不給權力留下陰暗面。一旦權力沒有了陰暗面,陽光才能體現出防腐作用,才能剷除腐敗的土壤,權力才會喪失請託,政治才能清明,官員才能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