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集結號的觀後感集合

2023-07-31 08:50:19 1

  篇一:集結號觀後感

  剛剛看完《集結號》,感覺非常不錯。雖然初衷只是為了許三多在裡面有一些鏡頭而引起的興趣,走進電影院我便知道這一趟沒有白來。看了,哭了,心裡沉甸甸的,卻有一種酣暢淋漓的快意。

  一九三連連長穀子地攜其子弟,共48條錚錚鐵骨的漢子,硝煙裡同仇敵愾,無所畏懼,拼命的同時,每顆活生生跳動的心都在期待著,期待著那永遠都不可能吹響的撤退信號——集結號!

  血肉橫飛是戰爭的寫實,生離死別是戰爭的必然,轟隆隆的炮聲在他們的頭頂炸響,也在在我的心間炸響。我不是影評,沒有資格做過多的評論。只想讓時間靜止於此刻,讓一顆崇拜軍魂,崇拜兄弟情的心,穿越浩淼的時空,回到那煙花般絢爛的汶河戰場,承蒙連長穀子地不棄,做他最後弟兄的第49人,哪怕沒有臺詞便倒在血泊中。

  「頭皮兒上飛子彈,褲襠裡跑手榴彈」,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局面下,誰敢有半點猶豫。這48條漢子不但視死如歸,更向世人展示了英雄有血有肉的一面,別說什麼時勢造英雄,也別說什麼生不逢時,換做今天的我們,只見那漫山遍野四處湧來的敵人便早已魂魄不知去向,何談完成任務,何言退敵之勇,即便集結號真的吹響,又有幾人能全身跑掉?

  讓這雖死猶存的凜然飄遍神州,如果說五星紅旗是烈士的血染紅的,那就讓這份浩然英氣徹底清除戰場的硝煙吧。清新的空氣,金黃的陽光,豔紅的杜鵑,伴著學堂裡孩子們朗朗書聲,誰說不是這偉大英雄主義理性的延伸呢。

  英雄不一定有素質,英雄不一定不怕死,但英雄在浴血沙場時,聽不到比聽到集結號的響起,要快樂一百倍,因為,英雄不想也不願聽到集結號!

  篇二:集結號觀後感

  今天看了一部令人盪氣迴腸的紀錄片----《集結號》,本不想看,但秉著完成作業的想法,硬著頭皮租來了碟,與父母一同看了起來,而劇情卻出乎意料地把我深深的吸引了。

  中原野戰軍獨立二師一三九團二營九連連長穀子地,接受一項新任務:阻擊敵人,為大部隊撤離爭取時間,他與團長約定以集結號為令,集結號不吹,他就不能撤退。誰知那集結號是永遠不會響的……而他和四十七名兄弟卻毫不知情的在一座廢棄的舊窯場裡奮勇廝殺,狙擊百倍於己的敵軍,阻擋了敵人的三次進攻,直到全部戰死沙場……「穀子地」成了唯一的倖存者,為了防止被發現,他穿上了敵軍的衣服,在死人堆裡扒食物。結果,他在戰場上被自己的同志當成了俘虜。由於部隊失散、全軍番號整編這樣艱難的狀況,他無法證明自己的身份,那些死去的戰友不能獲得烈士稱號!穀子地的下半生一直在尋找那47具骸骨,終於他找到了當時團裡的政委,證明了除穀子地以外的47名戰士全部為烈士,最後47具屍體全部被找回。

  在阻擊時,排長焦大鵬在臨死之前為了給九連留個活口,騙連長說他聽到了集結號;爆破手呂寬溝為了給連長撿一塊表倒在了敵人的狙擊槍口下;指導員王金存在最後一刻戰勝了怯懦,終於爆發,與其它戰士一起奮勇殺敵直至英勇犧牲;狙擊手姜茂才為了給好友呂寬溝報仇,他最終選擇與敵軍的一輛坦克同歸於盡;機槍手羅廣田奮勇殺敵,直至最後一顆子彈從槍膛裡飛出;三排副老刺蝟雖是個怕死的老兵油子,但最後還是和敵人拼到底……這感人的一幕幕始終印在我的腦海裡,無法忘卻。

  解放以前,千千萬萬的烈士為砸爛舊社會,建立新中國英勇的犧牲了,其中有些戰士由於各種原因還得不到烈士的名分,讓親人得不到安慰和補償。看現在,學生們「不伏麒麟轄,不服鳳凰管」,還有些沉迷於網吧,而政府官員們貪汙受賄,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面對這些現象,我們這些生在安定社會的人們難道不該反思嗎?難道不臉紅嗎?你們對的起那些死去的烈士嗎?

  通過這部影片,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一下嗎?你是否遵守承諾,言而有信?你是否具有「不拋棄,不放棄」精神?你是否有無私奉獻精神?如果沒有,那麼請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

  篇三:集結號觀後感

  昨天看了《集結號》。看了以後只有兩個字的感想:感動。

  只有四十八個人的連隊,完成了一項不可完成的任務。付出了四十七條性命的代價,換來大部隊的安全轉移。破舊的窯洞裡留下四十七個曾經那麼有活力、那麼有朝氣的年輕生命。可是他們得到的是無名的奉獻,沒有人吹響那象徵撤退的集結號,沒有人知道這裡有一群人在用鮮血生命在廝殺(下達命令的團長已經犧牲,另一個知情者是一個沒有發言權的小小司號員),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名字,甚至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成了戰場上無數的失蹤者中的一部分。

  唯一的倖存者,連長穀子地為了讓他的47個弟兄擁有合情合理的烈士稱號,輾轉奔波,多年後,終於如願。47個烈士的遺骸因為當地興修水利工程,得以重見天日,在烈士墓地長眠。授予他們的解放勳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他們苦苦等待的集結號吹響了,早已不再年輕的司號員,吹響了熄燈號。烈士們終於可以含笑九泉。活著的穀子地也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夙願。

  從小就有老師教育我,鮮豔的五星紅旗是用革命烈士的鮮血染成的。看了這部片子,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更加深刻。

  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和我有同感。

  那隆隆的炮火震耳欲聾,那橫飛的血肉刺激著我的神經,噴火的槍口和目光銘刻在我的腦海。戰士們浴血奮戰,為的是完成戰士的神聖使命。為了勝利,為了新中國,他們永遠留在了那片染滿鮮血的、他們無限熱愛的土地,永遠長眠在那片廢窯中。他們死戰,直至戰死,用鮮血和生命成就一生的光榮,扞衛英雄的榮譽。

  有誰去想過名和利?有誰去想過將來誰能獲得幾顆星(軍銜)?有誰想過將來住房的大小、職位的高低?他們想的只是怎樣完成任務。

  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可貴的。五星紅旗能在祖國的藍天上高高飄揚是來之不易的。每次走過國旗下,仰望五星紅旗,心裡都有無限敬仰: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感謝馮曉剛,拍出這樣的好電影。

  感謝劇中的演員精彩的演出。

  感謝煙火、燈光、服裝、音效等所有工作人員!

  你們的電影真的很好!我很感動!電影《後會無期》觀後感韓寒後會無期觀後感電影硬漢奶爸觀後感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