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捷號吹響三大戰役!HD3600決戰8600
2023-07-26 05:38:49 5
經過了漫長的群雄逐鹿到現在的兩雄相爭,ATI和NVIDIA的顯卡產品成為了市場上的絕對主流。不過自此之後,兩家產品的發展方向則出現了分歧,其中,NVIDIA方面更加注重顯卡的3D遊戲性能,他們更希望通過3D遊戲來帶動GPU的發展,因此他們在產品的研發和市場推廣上都有向遊戲傾斜的方向,THE WAY遊戲的產生就是一個明顯標誌;而ATI則在注重顯卡的遊戲性能同時,還朝向著多元化的方向,例如採用先進的製作工藝、加入完美的高清硬解碼和HDMI輸出功能、此外還首次引入了節能和智能技術等附加功能。
正是因為兩大巨頭設計理念的不同,造成了如今市場上N卡和A卡在性能和功能方面的差異,總的來說就是各有所長。下面筆者就以市場上主流的8600和HD2600系列為例,簡要分析下兩者之間的優缺點。
● N卡和A卡的優缺點分析(8600對比HD3600):
GeForce 8600的優勢
第一:8600繼承了8800優秀的標量流處理器架構,完全打散的流處理單元再加上統一渲染架構,使得GF8系列在所有遊戲中都能發揮出最大實力,核心電晶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調用,在很多遊戲中的執行效率都佔據上風;
第二:GF8的核心和流處理器部分採用了特殊的分頻設計,流處理器工作頻率達核心的兩倍以上,渲染能力大增;
第三:NVIDIA與很多遊戲開發商都有合作關係,新一代DX10遊戲大都基於GF8平臺開發,因此GF8架構的潛能可以得到充分發揮,N卡用戶第一時間就能高效率的投入遊戲;
第四:GF8的AA效能得到明顯改進,而且新加入了CSAA技術,能以很小的代價獲得更高倍的抗鋸齒精度,比如8xCSAA和16xCSAA只比4xMSAA損失很小的性能;
第五:NVIDIA的驅動成熟、穩定、更新速度快,可以充分發揮出N卡的效能。
GeForce 8600的缺憾
第一:G84擁有2.89億電晶體,流處理器只有32個,性能受到了限制,很多遊戲中的表現還不如7900GS;
第二:NVIDIA太保守,G84隻使用了80nm工藝,因此核心面積大、功耗發熱相對較大;
第三:HDTV方面,VC-1沒有做到純硬體解碼;
第四:很多8600顯卡默認並不支持HDCP和HDMI技術,雖然現在各大廠商開始在新版本中加入HDCP和HDMI支持,但由於規格魚龍混雜,因此用戶在購買時需要多個心眼;
第五:HDMI支持需要從板載音效卡導入音頻信號,麻煩而且效果不好。
Radeon HD 3600的優勢
第一:RV635核心支持DX10.1、ShaderMode4.1、PCI-E 2.0、PowerPlay節能技術,功能和規格遙遙領先於對手G84核心;
第二:RV635核心擁有3.9億電晶體,24個統一著色單元、120個流處理器,規格強大;
第三:ATI將HDCP、音效卡、HDMI都集成在了RV635核心中,所有的HD3600顯卡都支持HDCP和HDMI技術,用戶購買使用都非常方便;
第四:UVD引擎純硬體解碼H.264和VC-1兩大HDTV編碼,將CPU佔用率降至最低,對於顯卡接口和顯存容量速度都無特殊要求;
第五:採用55nm工藝製造,RV635雖然電晶體龐大,但核心面積小於G84,再加上PowerPlay節能技術,功耗發熱方面的表現更完美;
Radeon HD 3600的缺憾
第一:核心架構執行效率還有提升的餘地,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高頻率和多電晶體的架構優勢;
第二:由於採用了兼容DX10.1的Shader AA技術,因此對驅動的依賴比較明顯,在目前的部分遊戲(尤其是老遊戲)中開啟AA後性能衰減較大;
第三:堅持每月更新一款通過WHQL認證的正式版驅動,不象NV那樣經常有洩露版的驅動發出,較少給用戶驚喜,對於新遊戲的優化支持慢半拍;
第四:很多The Way遊戲都基於GF8開發,對HD3000系列支持不力,需要驅動的進一步優化。
● N卡和A卡該如何選?
對於中端市場的用戶來說,並非所有消費者都是遊戲發燒友,這個價位的產品呈現出多元化的消費群體。在這一檔次的消費者一方面強調高性價比,要求具備良好的遊戲體驗,另一方面,功能化的追求以及對顯卡品質、服務等高要求也是決定其選擇的重要砝碼。高端發燒、中端全能、低端低價,這一市場分級愈發明顯,這也就使得中端顯卡市場的消費趨向愈發複雜化。
那麼在目前的市場上,什麼樣的中端顯卡才能在這一領域脫穎而出呢?哪些產品更值得選購?這正是本文將要討論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