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養人文精神分析(文藝涵養人神思)
2023-07-25 16:40:54 1
涵養人文精神分析? 文藝是什麼?魯迅先生說:「涵養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職與用也」魯迅先生說:「文章之用益神」可見,文藝是精神產品,有感染人、教育人、激勵人的作用不管酒足飯飽,還是挨凍挨餓,文藝對人精神、思想的影響,都不能低估;文藝作品既可以「益神」,也可以「損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涵養人文精神分析?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涵養人文精神分析
文藝是什麼?魯迅先生說:「涵養人之神思,即文章之職與用也。」魯迅先生說:「文章之用益神」。可見,文藝是精神產品,有感染人、教育人、激勵人的作用。不管酒足飯飽,還是挨凍挨餓,文藝對人精神、思想的影響,都不能低估;文藝作品既可以「益神」,也可以「損神」。
《現代漢語詞典》中寫道:神是漢語常用字。始見於西周金文,古字形由表示祭臺的「示」和表示雷電的「申」構成。神的本義是天神,泛指人們身體上的精神和虛無縹渺的神靈,神由精神、神靈引申為異乎尋常的、不可思議的,如神速、神奇;又引申為注意力、精力,如勞神、傷神;又引申為表情,如神情、神採。好的文藝,涵養人神思的文藝,才稱得上「益神」。
好文藝作品「益神」,不好的文藝作品一定會「勞神、傷神、損神」。文藝工作者要切記的諄諄教誨:「廣大文藝工作者要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形象與作品的社會效果統一起來,堅守藝術理想,追求德藝雙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質兼美的作品,為歷史存正氣、為世人弘美德、為自身留清名。」一部文藝作品的問世,絕不僅僅是個人的私事;作品的內容、語言、思想等對「立德樹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就是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引路人」。路引對了,才能讓人走對路;路引錯了,甚至只能把人引到錯路、邪路上去。
「勞神、傷神、損神」的精神產品,又叫「精神鴉片」。精神鴉片一詞,出自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綱要》一文,馬克思認為宗教是人民的精神鴉片。精神鴉片,是社會上的一種精神毒素,一種特殊的「鴉片」。這種讓人精神上癮並產生依賴作用,久而久之損害人身心健康的「精神鴉片」,其實離我們並不遠:有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投人所好的文章、影視劇、短視頻、遊戲等文化產品。在欣賞或玩這類文章、影視劇、短視頻以及遊戲時,只是讓人感覺快樂,不會帶來實質性的幫助;甚至讓人在上癮中,不知不覺就「勞了神、傷了神、損了神」。
吸入「精神鴉片」後,人甚至就會失去理智,失去理性,危害社會。2021年4月,劉女士一家將騰訊遊戲告上法庭。劉女士的兒子小明從小學升入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成績一直都不錯。接觸遊戲一段時間後,小明逐漸出現嚴重幻覺,遊戲裡的人物名字經常掛在嘴邊,有時一個人自言自語打打殺殺,還把一些遊戲裡的場景搬進生活。被家人拒絕提供資金充值,小明隔三差五對父母使用暴力,甚至用刀劃破劉女士的臉頰,最後放火燒了外公外婆的房子。
文藝工作者,是一個高尚的職業,要扛起「涵養人之神思」責任。在藝術創作過程中,要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講道德、講良心,自覺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創作。要以歌頌真善美、針砭假惡醜為己任。每一個字,每一筆畫,每一個動作,都要再三斟酌,別用低俗庸俗媚俗作品蠱惑人,別用低俗庸俗媚俗情節誘惑人,別用低俗庸俗媚俗語言煽動人,這樣的產品才「益人、益神」。
「益神」甚至比「益人」更重要。大家還記得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那部小說吧;這部小說,整整影響了一代人,幾代人,甚至就是今天對年輕一代,仍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一個人就是再有權有勢有地位,如果「腹無詩書」,如果沒有受到「益神」作品的薰陶,就是吃得肥頭大耳,大腹便便,照樣不能「氣自華」;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那就是「精神鴉片」。
「涵養人之神思」的精神產品,是高雅的文藝精品。「益神」的作品越多,佔領了全部市場空間,是傳遞正能量,也能教育感化更多人做好人、做有益於社會的人。扛起「涵養人之神思」責任,你手中的筆和聰明才智才能為人民創作出更多經得起時間和人民檢驗的不朽之作。(唐劍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