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調節劑對身體有什麼影響(植物生長調節劑到底對人體是否有害)
2023-07-25 22:57:49 1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指用於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物質,這些物質廣泛存在於植物體內的稱為內源激素,還有一部分是人工合成的具有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一類化學物質,成為外源激素。這些物質統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到底能不能在農作物上使用,生產的農產品是否對對人體有害,是否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呢?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分類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按照按照其作用,我國農業部1997年頒布的《農藥管理條例》,將植物生長調節劑歸為農藥。農業部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農藥安全評價標準和方法,對申請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科學試驗和評審,只有當證明具有較好的功效、對人畜健康安全、環境友好時,才可批准登記。目前,我國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品種有40多種,歐盟登記生產的品種也有40多種,廣泛用於小麥、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番茄、辣椒、茄子、蘋果、梨樹、草莓、甘薯、馬鈴薯、生薑等糧食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果樹,中藥材,食用菌等各個領域。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安全性
植物生長調節劑都是具有很高活性的一類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在生產上推廣應用前,都必須先經過區域試驗、省級試驗和生產試驗,一般都要經過3~5年的各類試驗,按照國際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對其進行安全性評價,只有證明對人畜健康安全和環境友好的化學物質,才能登記為農藥,才能在生產上推廣使用。因此,通過登記並按照推薦劑量用於農業生產的藥劑都是安全的。對人畜和農產品都不會有毒副作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顧名思義主要用於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受到溫度、水分、病蟲害、土壤、肥料、人為操作管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植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體內的調節劑含量太低,不能有效的調節,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只長秧不坐果,或坐果太多等多種問題,不但產量很低,品質也會下降,如果人為補充一點點調節劑,就能防治大量落花落果,還能促進各類營養物質向果實內運輸,果實就會快速長大,果品質量就會大大提高,這就是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目的,這也是科學進步的標誌。
人們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誤解
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分工越來越細,研究越來越深,但不同領域的了解卻越來越少,許多想當然的認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既然能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也能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兒童越來越早熟,肥胖人群越來越多,都認為是由於食用了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生產的農產品造成的,其實,這些問題的出現是由於人們生活條件改善,營養過剩造成的。而不是農產品造成,植物生長調節劑成了替罪羊。
正確認識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用於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是一種低毒或微毒甚至無毒的物質,只對植物有活性,對人畜等動物是沒有活性的,當然,也就不可能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在生產中,用於坐果、膨大果實的藥劑都是在開花結果期使用,用量都是稀釋幾十萬倍或上百萬倍,用量極少。只要按照登記濃度使用,根本不會在農產品中有任何殘留,也不會有任何毒副作用。況且,調節劑活性很高,也不能隨意增加使用濃度,否則,就會對植物產生副作用。但消費者對「植物激素」心有疑慮,導致消費信心受到影響。農業部門也要繼續加強科普宣傳,普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知識,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意識和技術水平,引導公眾放心消費。
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加入「睢陽農科服務圈」進行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