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元旦節來歷的小學說明文600字
2023-07-25 22:13:26 1
元旦節的來歷_小學說明文600字
曆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一周為一年。但是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曆法的不一致。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曆正月為「元」,初一為「旦」。後來有的朝代對元旦的日期有所變更,但原則上還是以每年的第一天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為元旦。直到西漢武帝時,大歷史學家司馬遷等人重新制定曆法,規定每年正月初一為元旦,從此歷代不改。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後,決定採用國際通行的公曆,於是將農曆元旦改為「春節」,而把公曆的1月1日稱為元旦。新中國成立時,開始正式使用「公元紀年法」,把每年公曆的1月1日定為元旦。
現在,大多數國家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因為他們多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但也有一些國家和民族由於本地的曆法傳統及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季節氣候等的不同,過元旦的日期也不一樣,如,陰曆的祖先埃及曆,把天狼星和太陽一同升起的那天作為元旦;阿富汗把春分作為元旦;猶太人把秋分作為元旦;而寒帶的愛斯基摩人則把第一次下雨作為元旦。這也使世界更多姿多彩,更顯民族特色了。
元旦是全世界人民傳統的新年,也就是一年的頭一天。「元旦」是合成詞,「元」是第一或開始的意思,「旦」的原意是一輪紅日從地面升起。辛亥革命後,我國把正月初一稱作春節,公曆1月1日叫新年,不稱元旦。直到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才又將公曆1月1日定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定為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