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例文
2023-08-02 15:32:23 2
龍華烈士,這個詞你不陌生吧?他們就是為著上海,為著中國人民包括我們的幸福生活,和敵人作鬥爭而光榮犧牲了。多勇敢高尚的做法,我們以他們為自豪!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
龍華烈士陵園由鄧小平同志題寫園名,位於龍華寺西側。這裡原為國**淞滬警備司令部舊址和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解放後,作為革命烈士紀念地予以保護,20世紀90年代初與上海烈士陵園合併建設,素有「上海雨花臺」之稱。烈日炎炎的暑期,我們小隊來到了這裡。
一進龍華烈士陵園,看到由鄧小平爺爺所提的幾個大字「龍華烈士陵園」,頓覺一種莊嚴沉寂之感油然而生。原本正嬉笑著的我們,一下安靜嚴肅了起來。歷史的一幕幕又浮現在眼前,大家不禁感受到了先烈們「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的英雄氣概。
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們慢慢看過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雕像,一塊塊刻滿了英雄志氣的字碑,又讓我們感到「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澎湃激情。走進看守所,目睹著烈士們以「囚犯」的身份所待的監牢,感覺就是陰森恐怖,到處是一股發黴的味道,到現在都久久不散。陰暗潮溼的牢房中間只有一條狹長的通道,兩旁的牢房裡更是暗無天日。一件小房間裡竟要有六個床鋪,上面只有一層薄薄的蓆子,有的甚至沒有!
瞻仰一路,我們得知:被關在此的革命先輩們是很少被獄卒們放出來「放風」的。烈士們在此飽受折磨,身心受到摧殘,卻還是毫不畏懼,堅貞不屈。這是處在安逸跟平年代的我們無法體會的,對在溫室裡長大的我們青少年而言,這種精神非常值得學習和繼承。我們為烈士在如此環境下的錚錚鐵骨而深感崇敬與自豪,對他們的付出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無比感激!
走出陵園時,凝視「丹心碧血為人民」這幾個大字,心裡對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頭湧上來的是一種更為複雜個沉重的感情。是啊,這裡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們一心一意為人民的崇高精神,將像烈士幕前的長明火一樣永遠燃燒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我們作為新一代祖國的棟梁,更應繼承他們的遺志,為祖國的發展開拓進取,勇往直前!
篇二:龍華烈士陵園觀後感
今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來悼念龍華陵園裡的烈士們。陵園外觀上的設計的確很大氣,剛走進陵園,讓人立刻有種嚴肅神聖的感覺。一張張黑白色的照片,一件件陳舊的生活用品,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的紅色記憶。
「龍華幹古仰高風,壯士身亡志圍窮。牆外桃花牆裡血,一般鮮豔一般紅」。這是一位革命烈士所寫,也是對龍華的最真實寫照。紀念館裡陳列著許多曾在上海這片紅色的熱土上流血犧牲的人們。他們來自五湖四海,對革命卻一樣的忠誠,他們正值風華正茂,卻用熱血揮灑了青春。他們大多在英年犧牲,卻也為此得到了永存。我們作為新一代將在前人用鮮血鋪就的路上填寫屬於我們的輝煌。
進入博物館後,神聖肅穆之情油然而生。一幅幅烈士照片略過我的眼前,有我們所熟悉的張困齋烈士。他是被特務在秦鴻鈞家中被捕。在獄中敵人對他施盡了苦行,老虎凳,灌辣椒水,拔指甲,但都無法使他開口供出實情。為了保護黨的秘密,掩護其他同志的安全脫險,他經受住了考驗,始終忠誠於黨。在獄中敵人對他軟硬兼施,想方設法誘降他。張困齋烈士卻狠狠地吐了一口痰,大聲說到:「要我自首投降,簡直是白日做夢。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絕不會成為叛徒,見他鬼去吧!你們採用卑鄙的手段,永遠不會達到目的。張困齋犧牲時年僅35歲,被槍殺於浦東戚家廟。多麼大無畏的精神,多麼忠誠於黨,為了中國,為了人民生活的幸福而獻身革命。烈士給我們留下了不僅僅是一個美好的國家,還有那種永不放棄的奮鬥精神需要我們學習。
牆上掛著一幅幅烈士的黑白色照片泛著陳舊,滄桑的歷史氣息,看著他們,我想像當時英勇就義時的情景,心中的崇敬及仰慕之情也油然而生。看著展館旁邊的石雕是個半個巨大的男人橫臥在大地上,左手伸向天空,似乎在支撐著什麼。望著它,我感覺到有一股烈士所具有的捨生取義的精神。
我想,發揚革命烈士精神不只是一句口號,需要我們這些人不斷的努力實踐,而這條路也會很長很長,永遠的堅持著。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龍華大地,留給後世一片片碧血丹心。紀念館中暗淡的燈光仿佛也正為烈士們哀悼,一幕幕慘烈的圖片,一個個熟悉的名字,一篇篇感人肺腑的遺書,一段段鬥爭的人生,一切一切都在闡釋著「碧血丹心為人民」這七個大字。
烈士們鮮血染紅了中國大地,從而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正義是他們靈魂,吃苦是他們的品質。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我默默下定決心,戒驕戒躁,做革命精神忠誠的傳承者和發揚者,永遠不背叛黨,堅守黨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