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甘露醇的正確方法(這兩種方法讓甘露醇輸入更精準)
2023-08-03 04:50:17 1
各位老師,甘露醇250ml,單次劑量125ml,每次稍不注意就會多輸或者少輸,請問有什麼好的辦法,確保及時準確輸入所需劑量?
點評
甘露醇為無色、透明液體,是臨床常見的降顱壓、脫水利尿藥,相信每個臨床護士對此藥的應用並不陌生。
甘露醇臨床最常用於治療腦水腫、顱內高壓和青光眼,成人常用量按體重0.25-2g/kg,配製為15%-25%濃度於30-60分鐘內靜脈滴注。當病人衰弱時,劑量應減小至0.5 g/kg。嚴密隨訪腎功能。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下面,讓我們對甘露醇的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先行熱身和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以確保患者安全用藥。
藥物不良反應
水和電解質紊亂最為常見。快速大量靜注甘露醇可引起體內甘露醇積聚,血容量迅速大量增多(尤其是急、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導致心力衰竭,稀釋性低鈉血症,偶可致高血鉀症。寒戰、高熱。排尿困難。血栓性靜脈炎藥物外滲可致組織水腫、皮膚壞死。過敏引起皮疹、蕁麻疹、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頭暈、視力模糊。高滲引起口渴。滲透性腎病。不能長期輸注,容易引起腎衰。注意事項
應用前應仔細檢查,如有結晶,可置熱水中或用力震蕩待結晶完全溶解後再使用。當甘露醇濃度高於15%時,應使用有過濾器的輸液器。根據病情選擇使用合適的濃度,避免不必要地使用高濃度和大劑量。使用低濃度和含氯化鈉溶液的甘露醇能降低過度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的發生機會。大劑量甘露醇不出現利尿反應,可使血漿滲透濃度顯著升高,應警惕血高滲發生。隨訪檢查:血壓、腎功能;血電解質濃度,尤其是鈉、鉀;尿量。從患者用藥量我們可以看出,每個患者的用藥量,都是醫生根據患者病情,精心計算出來的結果。護士作為患者藥療的終結者,是患者用藥醫囑的執行者,患者的精準、安全用藥,護士責無旁貸。
為患者精準用藥,是每一個臨床護士面前的現實命題。
在臨床上,護士們最常用的方法,沒有像教材裡要求那麼好,比較粗放,如在甘露醇的瓶子中間畫一條線,並囑咐病人輸液量到時關掉。這種情況,較為常見,但算不上精準,這也是上述話題中的護士,提出這個話題的緣由。
為什麼臨床會這樣做,也是有原因的。因為護士工作量大,正如有的護士所說:如果用藥量精確到一毫升的話,護士估計就不用幹活了。
甘露醇如何精準輸入?
主要有兩種臨床使用方法:
1.預抽法
用注射器或是輸液器,預先把125ml的藥量,如一瓶250ml的藥量,空針抽點125ml出來就可以。先抽出來。或者首先準備一個有125ml刻度的碗,甘露醇輸液袋上插上針頭,流/擠出125ml。要先抽液再用,較為精準且醫操作,有誤甘露醇成品藥液上下差5%,但是250ml甘露醇瓶裝肯定不會超過5ml。
輸液泵/微量泵法
有條件的醫院,也可運用輸液泵、微量泵,估計使用甘露醇的病人較多的話,需要備用10-20多個的微量泵/輸液泵,直接用輸液泵設置好總量,如100-125ml。這也是一種解決辦法。
記住以下三點:
不要過多關注細枝末節
精準用藥的實施,具體要看患者實際情況而定。有時候,你過多的把眼光放到這些細節上,就會忽略更重要的事情。
嚴防藥物外滲
甘露醇屬於高滲藥物之高危藥品,用藥過程中,要確保藥液輸入到患者血管內,嚴防藥物外滲,必要時,避免使用外周血管通路,儘量使用安全、可靠的靜脈通路。
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護士是患者藥療的終結者、醫囑執行者,經由護士之手,把藥物用到患者身上,患者一旦出現用藥不良反應,護士脫不了干係,因此,護士要做好患者安全用藥的守護神,在患者用藥期間,嚴密守護,確保患者用藥安全。
想了解更多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今日頭條號(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和微信公眾號(cjmn2015)
歡迎您到中華現代護理雜誌平臺投稿:[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