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風家訓的徵文寫什麼題目好(忍字還比饒)
2023-08-03 13:00:17
中共會寧縣紀委、中共會寧縣委宣傳部、會寧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舉辦「家風家訓」主題徵文活動,現將會寧縣作家協會會員創作的徵文作品予以展示,請大家繼續創作。
「忍」字還比「饒」字高(「家風家訓」主題徵文)魏繼蓮
現在想來,2012年古歷三月25日,是一個沉重的日子。那時,桃杏花正在盛開,綠草已繡滿了田野,燕子開始銜春,就在前幾天,沙塵暴還接連不斷,可那一天,天氣格外溫暖,沒有一絲風,陽光溫馨的灑在人間,就是這樣一個獨特的日子,公公卻去世了。公公前一天還在院子裡閉著眼睛曬太陽,第二天早上九點左右就無疾而終,駕鶴西歸了。他沒有經歷常人最後的殘酷時光,而是平靜的如甛睡般的吸進了最後一口氣,再沒有吐出來。享齡86歲。鄉親們都說,這是他老人家一生的積修。
公公是個普通的農民,他一生德高望重,生於公元一九二七年古歷六月二十六日,同胞六人,幼年飽受饑寒,少年曆盡滄桑,隨父輩從甘肅省通渭縣碧玉鄉逃荒至此,協助兄長,修身齊家,關愛侄輩,勝過己出,尊老愛幼,善待鄰裡,被大家奉為楷模。
我出嫁那年二十一歲,用我們本地的話說就一放羊娃,臘月裡被一頭黑驢駝進他家,正月初一村裡出行,兩手拿著大炮小炮在一村子人面前出盡了風頭,丈夫同我年齡相當,也不知道阻擋,竟然站在傍邊為我助興,公公手裡拿著香表左右為難,但還是面帶笑容,婆婆笑眯眯站在一邊觀望,現在想來,真是丟盡了一族人的臉面,剛進門的新媳婦兒,放炮放個不亦樂乎的在鄉下斜三十裡順四十裡怕只有我了,看來,我當年真被娘家人寵壞了。後來,婆婆慢慢的開始引導我,她的賢惠她的善良令我終生難忘和感動,她做事穩重,說話有分寸,待所有的人誠實有愛心,待我更如女兒一般,教我做家事,指我做針線,我打心眼裡敬她愛她,但真正主體整個家族和家庭的依然是公公,白日裡一家子人各自忙乎,但午飯晚飯總要一起吃的,每每這時,公公就念起了他的「教育經」,他表面上是對他的兒子說,實際上是說給我們大家聽的,他說:「人在世上,要誠懇待人,和諧處世,要懂得忍讓,不要欺大滅小,不要和人逞強,不要和人鬥嘴吵架,不要偷雞摸狗,你們永遠要記得,忍忍忍,饒饒饒,忍字還比饒字高」,漸漸的,我參透了他們家的做人理念是忍,饒,柔,這和我的性格形成了反差,因為每家有每家的做人方式,在我娘家,由於我們姓單,就是整個村子裡,只有我們一戶姓魏的,父親是招贅的,哥哥又是單傳,我們必須以強和硬當外殼來保護自己保護家,以防外姓人的欺壓和侮辱,所以,二十幾歲時候的我性格倔強,遇事從不懂得退讓,可在婆家公公卻是這樣家教育我們,又一次,我對丈夫偷偷的念叨,說「你爸這是針對我說話呢」,丈夫只是溫情的笑笑,不和我爭不和我辨,無論我怎樣激怒他,他都默默的聽著,微微的笑著,這時我才發現,他不會和人爭辯,因為他是聽著「忍忍忍,饒饒饒,忍字還比饒字高」這句家訓長大的,其實,他們兄弟姐妹幾乎都是這樣的人,結婚幾十年,我從來沒有見過丈夫和人爭嘴,從來沒有,他不會,他只會誠實的待人,踏實的做事。
曾幾何時,我也被改變了,發現自己雖然沒有念佛,確有一顆善心,我也給我的兒女灌輸他爺爺的家訓,自己也以身作則,以誠待人,不是我自誇,我的一雙兒女品行端正,道德良好,從會說話到大學畢業到工作,他們從來不會和人吵嘴拌架,從來不會,只會踏實的工作,誠實的做人,跟他們的父親一個模樣。如今,我也做了婆婆,我就以我的婆婆為準則做自己的婆婆,拿心換心,我想,不會錯的。
陰陽相隔一孤塚,人間親情在夢裡 , 一腔思念兩行淚,幾盅濁酒寄哀思,功名利祿今何在,唯有家訓齊日月!公公啊,如今您已去了天堂,卻留下了一支清麗的河流,在我們心裡洶湧澎湃,我們也都飽受了生活的甘苦,懂得您的曾經是多麼不易,您永遠是我們心中不到的大山,是我們人生路上的坐標,是子孫後代最偉大的楷模。您的音容笑貌,諄諄教誨,讓我們銘記在心,永難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