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重陽節怎麼過 重陽節最主要的三個習俗
2023-08-04 08:15:36 3
寧德重陽節怎麼過?重陽節最主要的三個習俗是什麼?重陽節是一個多元化寓意的節日,有著登高望遠、插茱萸戴菊花驅邪避災的寓意;還有祭祖掃墓、祭祀感恩的寓意;並且有敬老、愛老等含義。因此重陽節的習俗是很多種的,那麼在寧德重陽節會做什麼?
寧德重陽節怎麼過
年三天、節三頓、中秋重陽半夜頓,這句膾炙人口的民謠說的就是老寧德過重陽的場景了。
在人們的傳統觀念中,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年三天也顯示了節日的隆重,人們都有過年接連三天休養生息、走家串戶的風俗習慣。
節三頓,顧名思義就是過節吃三頓的意思,在端午、元宵這樣闔家團圓的節日裡,或包粽子、或吃元宵,一家人和和樂樂、熱熱鬧鬧過節;
而中秋重陽半夜頓則比較有意思,在重陽節當天或前一晚,人們早早吃過晚飯就會上山,踏著夕陽欣賞秋景秋菊,當夜幕降臨之後,眾人會乘興圍坐一起煮南瓜湯、吃芋頭,好不愜意。而除了煮南瓜之外,吃重陽餈也是老寧德過節一大趣事。
重陽節最主要的三個習俗
佩茱萸
古代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於吳越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驅蟲去溼、逐風邪。於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賞菊習俗源於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繽紛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賞菊贊菊的菊文化。
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
登高
重陽節登高的風俗歷史悠久。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重陽登高習俗源於此時的氣候特點以及古人對山嶽的崇拜。
登高辭青也是源於大自然中的節氣,重陽節登山辭青與古人在陽春三月春遊踏青相對應。
登山祈福的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已流行。登高的地點,沒有統一的規定,登高所到之處大抵分為登高山、登高樓、抑或是登高臺。
高風俗其由來大致有四:其一是源於古人的山嶽崇拜;其二是源於清氣上揚、濁氣下沉的氣候;其三是源於登高辭青;其四是源於附會上一個荒謬傳說桓景登山避災。
關鍵詞: 寧德 重陽節 怎麼 主要 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