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央視首播《不能忘卻的長徵》觀後感

2023-08-10 08:57:34

  長徵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徵是宣言書,長徵是宣傳隊,長徵是播種機……」是的,長徵是宣言書,它不僅宣告了共產黨的勝利,更是宣告了我們建設祖國的決心.長徵是宣傳隊,它既向人民宣布共產黨是解放他們的隊伍,還向我們宣傳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長徵是播種機,它播下了無數革命的火種,也播下了我們這些還未發芽的種子,總有一天我們會結出累累碩果報答祖國.

  20xx央視首播《不能忘卻的長徵》觀後感一:

  80年前,落後的中國山河破碎,一支8萬餘人的隊伍為拯救中國,在贛南於都河突圍,開始了兩萬五千裡的艱苦跋涉——長徵。今天,這支龐大隊伍的親歷者已陸續離世,而發生在那兩萬五千裡徵途中的動人故事依然被中國人銘記。

  「毛主席在我家吃了一碗麵」

  陝西吳起縣鐵邊城鎮張灣子村,68歲的村民張瑞生可是個名人。1935年10月,毛澤東帶領紅軍到達陝北後,曾在他們家的窯洞裡住過一晚上,還吃過他父母做的一碗剁蕎面。

  79年前,張瑞生還沒出生。但從他記事起,卻從父母那裡聽了無數次這個故事。「那年還沒有我,我聽父母講,當年毛主席帶領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從西川這一帶過來,晚上從鐵邊城鎮上來到了張灣子村。毛主席和紅軍走得人乏馬困,在我家裡住了一晚上。」張瑞生說,「我父親母親晚上給毛主席做的臊子剁蕎面。那時候陝北很窮,我們家條件也不好,只能拿出蕎面來招待客人。」

  那一晚,中央紅軍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在陝北建立蘇區,討論了作戰方針,為後來的吳起會議確立陝北蘇區作為領導全國革命鬥爭根據地做好了思想準備。

  張瑞生說,當時父母和村民並不知道屋裡住的是毛主席,只知道是位首長。直到後來,一位隨行人員再次來到村裡,才告訴村民們,那天晚上來的「貴客」就是毛主席。

  「紅軍長徵分了好幾路,到我們村裡住的是其中一路。這支紅軍停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雞叫時分,主席就動身走了。八九點鐘左右,馬鴻逵的人就追到這裡,接著就往吳起縣城方向追過去。後來,毛主席和劉志丹會合後,紅軍就把馬鴻逵打敗了。」張瑞生說。

  近80年的時光過去,張瑞生已年過花甲,他的四個兒子已經成家立業,但是老兩口卻一直不願意跟兒子們去城裡生活,現在他們依然守著院子裡的幾口舊窯洞。毛澤東住過的那口窯洞,裡面還保存著當時的方桌、暖水壺和面盆,牆上正中貼著毛澤東的畫像。「這些都是我們家的『傳家寶』,要好好保存著,一代一代傳下去。」張瑞生說。

  20xx央視首播《不能忘卻的長徵》觀後感二:

  長徵80周年,人們原以為長徵已經成為過去,成為歷史,成為塵封已久的往事。物質豐盈的人們,精神匱乏、信仰缺失的人們,再回首,卻發現原來塵封已久的歷史裡,有一段滄桑的歲月,有一個橫亙萬裡的思想寶庫,有一個信仰高度集中的歷史。那是我們曾經忽視的歷史,那是我們曾經遺忘的往事,那是我們曾丟失太久的信仰。那天,一個高齡的老紅軍,面對長徵、面對鏡頭,只有一句話:長徵是靠信仰走下來的。周圍是來回歸歷史,找尋精神家園,緬懷英雄的熙攘人群。不知道他們是否聽到了老人的心聲,但是經濟的人們畢竟已經開始走入這個思想的寶庫,尋找精神的家園,尋找信仰的脊梁。

  長徵,25000裡,走過的是25000裡的徵程,留下的卻是25000裡的火種,點燃的是25000裡思想的火花,溶化的是25000裡的文化,聚集的是25000裡的信仰。25000裡的長徵不僅僅屬於昨天,也屬於今天,那裡不但有長長的25000裡徵程需要一步步的走,也有25000裡艱難險阻需要一點點的攻克,還有25000裡的團結、和諧、相互扶持,更有25000裡的信仰高度集中。今天的人們,為了國家的強盛、民族的強大、社會的和諧一路走來,不也是一個25000裡的長徵,雖然追求物質豐盈的時候,我們丟失了精神、遺忘了信仰,但這也正是我們回顧塵封的歷史,尋找曾經的記憶的緣由,正是我們今天長徵途中需要判定方向,尋找出路的必然,正是今天的長徵需要一點點解決的艱難險阻,正是今天的長徵需要逐步建立新的精神家園,正是今天的長徵需要重豎的固有信仰。

  20xx央視首播《不能忘卻的長徵》觀後感三:

  今天,我們五年級全體師生觀看了電影《不能忘卻的長徵》。影片講述了長徵經歷者王瑞老人回憶在長徵時與敵人進行的殊死拼搏的戰鬥歷程。短短的一個多小時的內容,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歷史教育課。影片中硝煙瀰漫,腥風血雨的場面讓我受到深深的震撼;紅軍戰士在徵途中面對饑寒交迫,爬雪山,過草地的頑強精神讓我熱血沸騰……

  這部影片中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片段是我最難忘的一個戰鬥場面。紅軍要經過橋面只剩十三根鐵索,橋下水流湍急的瀘定橋,他們不退縮;面對敵軍的槍林彈雨,他們不畏懼,憑著勇敢頑強的拼搏精神鋪開了前進的道路。

  紅軍戰士這種面對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不正是今天我們這一代人所缺少的嗎?今天的我們,已成了籠中鳥,室中花,經不起磨練,遇到一點點困難就畏縮,甚至逃避。在這些令人肅然起敬的紅軍戰士面前,我們應該感到羞愧!

  我想,今天我們已不需要再去飛奪瀘定橋,不需要再去四渡赤水河,但長徵精神不能丟,要讓它永駐人心,發揚光大。革命先烈用血肉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應該繼承發揚這可貴的紅軍精神,才能去迎接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的挑戰。在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之際,讓我們向可敬可愛的革命先輩敬禮!

  帶著崇敬,帶著感動,我走出了影院,毛澤東主席的《七律·長徵》在我耳邊響起:

  紅軍不怕遠徵難,

  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岸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裡雪,

  三軍過後盡開顏。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