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中國夢復興之路觀後感

2023-08-10 01:30:08 2

  晨曦中,當國旗伴著太陽冉冉升起的一刻;陽光中,當自己伴著人歡樂在教室上課時;黃昏中,當斜陽伴著自己回家同家人一起吃飯時……你,是否想過,這一切來得有多麼艱辛不易麼?

  曾幾何時,中華大地文學之盛,春秋戰國百家爭鳴,唐詩宋詞印婉認爭相誦讀;曾幾何時,中華大地被譽為禮儀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黃子孫重禮儀,講誠信;曾幾何時,中華軍力之強,元朝鐵騎進入歐洲,明朝上船下達西洋……

  然而,當國人還兀自沉浸在四大發明的光環之中時;當國人還自以為是世界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時;當國人還自以為中華地大物博時;當國人還堅信天圓地方時……在歐洲,許多西方國家卻在悄然中慢慢發展壯大起來,並且很快的超越了東方文明。當其本國資源不能滿足發展需求時,踢門便把目光瞄向了資源豐富的東方亞洲國家。於是,英皇派出使者到當時還很強盛的大清朝,請求與其通商。然而,乾隆皇帝卻以『天朝物產豐盈』為由一口拒絕了。於是,中國與世界給魚的第一次機會失之交臂。

  當中國的大門被打開時,確實在西方發達國家的堅船利炮之下,從此中國的災難降臨了……在列強的武力威脅、打擊之下,當時腐敗無能的清政府與列強籤訂了一系列喪國辱權的不平等條約,使本就落後的華夏大地的現狀雪上加霜,淪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

  「國破家何在?」當中華大地面臨生死存亡的抉擇是,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前赴後繼的為了解放中華的事業而奮鬥:譚嗣同、梁啓超、秋瑾、孫中山、毛澤東……一批批的中華兒女拋頭顱、灑熱血,僅過一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和奮鬥,終於迎來開了今天這平淡而幸福的世界。

  現在的生活是幸福的,是祖國賦予我們的,在不同人心中,祖國是不一樣的:在小孩眼中,她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在大人眼中,她是自己的脊梁;在老人眼中,她是一個大家庭,一個有十三億人口的大家庭……而在我看來,這片中華大地宛如一汪碧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中華這片地正如一汪碧水,要向她永遠碧綠清澈,永葆青春活力,就要不斷的有新鮮血液輸入,同時還要向外疏通,讓世界認可,要讓世界離之不得。我們的領導人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改革開放是解放的中華大地插上了一雙騰飛的翅膀……

  現在的中國,一方面是經濟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是道德的迅速滑坡,這樣便導致了道德和社會發展嚴重的分化,在信息的時代,道德要是跟不上經濟的發展腳步那肯定是一件特別可怕的事情。

  「請不要隨地吐痰」「請自覺排隊」「請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類似於這樣的提示在當中國今社會隨處可見,不只大家看到之後有什麼感受嗎?再有禮儀之邦之稱的中國,遍地可見這樣的提示,作為一名中國人,特別是高素質的大學生,大家不覺得著讓人很彆扭嗎?特別是,做為一名中國人當你在國外看到用漢語寫的『請不要大聲喧譁』『請愛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的標語時,你心裡是怎樣的感受呢?他們為什麼要用漢語不用英文呢?我認為這值得大家認真考慮、反思一下­——這還是『禮儀之邦』麼?還是『謙謙君子』的國度嗎?當前中國便面臨這樣一個問題:『誠信缺失』『道德滑坡』……

  我們口口聲聲喊著要『復興』要『強盛』,難道只是要復興『經濟』『軍事』『政治』嗎?我們的優良傳統,優秀傳統文化,古人高尚的品德難道不應該復興麼?作為一個中國人,這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一件事。只要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不復興,就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復興、強盛……

  或許,你還兀自沉浸在風靡全球的唐潮之中;或許,你還神遊在天朝物產豐盈的夢幻之中;或許,你還為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績而熱血澎湃;或許……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都已成為歷史被人們塵封在記憶的深處了。我們的復興之路遠還沒有結束,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我們還有很多的事要做……做為一名當代的大學生,可想而知,我們肩上的擔子是很重的。所以,當你還泡在網吧時,當你和朋友浪漫、散步時,當你逃課時……我們可以想想,這一切是如何來的,來的易麼?我們這樣做對麼?對得起誰麼?……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多少的滄桑歲月,此才得來今朝幸福生活。為了中華的復興大業,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中華夢,也為了每個人心中的夢,同學們,我們大家共勉之。為了明天,覺醒,努力吧!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