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各個生長階段的養殖注意事項(鵪鶉各個生長階段的養殖注意事項)
2023-08-09 23:44:44 3
鵪鶉是一種體型小巧的鳥類,其飛行能力較弱,一般是在地面樹叢中活動,現在鵪鶉也被人們作為一種家禽養殖,可以像雞一樣提肉和蛋,鵪鶉蛋也已隨處可見,在養殖鵪鶉時需要根據其生長時期提供相應的管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鵪鶉各個生長階段的養殖注意事項。
1、產蛋鵪鶉
鵪鶉40日左右即可開產,不得隨便更換飼料,掌握好鵪鶉養殖技術,室內溫度控制在25左右為宜,溫度不能忽冷忽熱,便於鵪產蛋率穩狀態,定期清理糞便,注意糞便顏色、形狀、氣味,以及保暖和通風、光照是否正常,觀察鶉群對產蛋減少及病死鶉應加強檢查,如有問題及時投藥治療,保持槽內水料不能中斷,特別預防貓、鼠、狗襲擊。
2、出殼鵪鶉
鵪鶉養殖前,育雛室必須要進行嚴格消毒,進雛前的2--3天要勤觀察育雛室溫度是否正常,溫度控制(1-5天)39--40度(5-10天)36--37度,到了10天以後溫度在33--35度較適宜,經1-2小時後,用高錳酸鉀飲水(淡黃色為宜),同時可以給雛鶉開始添加飼料,15天以後才能上籠飼養,以防上鵪鶉過大過小,造成不良現象,可參考以下幾種藥,阿莫西林、環丙沙星、氧氟沙星、恩諾少星等任選限可(特注狗、貓、鼠等襲擊)。
3、亞成鵪鶉
鵪鶉上籠後室溫控制在27度左右為宜,可清理母鶉數量,便於耗料多少及望後產蛋狀況,注意溫度、通風、光照、溼度是否正常,可防止疾病發生,有利於產蛋率的提高應做到室內定期消毒,搞好室內清潔衛生,保持槽內有水有料,控制好飼養密度。
4、鵪鶉養殖要注重投食方面,根據鵪鶉不同的生長期配合飼料;動物植物飼料適當搭配,要保持飼料的相對穩定,不要變化太大,因鵪鶉對飼料變化敏感性強。
5、鵪鶉的繁殖,要選擇優質抗病力強的鵪鶉留種,母鵪鶉應挑選腹腔容積大、產蛋力強,公鶉應選體型較大、爪必須完全伸開、有利交配繁殖的留種。雄雌比例應為1:2或1:3,種蛋應選顏色鮮豔、斑點明顯、大小中等,這樣的蛋孵化率高。
在養殖鵪鶉時一定要注意做好飼料的保存,避免飼餵變質的飼料,這可能會使鵪鶉出現腹瀉的症狀,影響養殖效率,腹瀉是養殖鵪鶉時最常出現的一種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