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更待今來出好詞(晨讀更待今來出好詞)
2023-08-10 01:50:37 1
有人把現下流行的熟語視為當代的成語,不是沒有道理的。此事古來有之,三字的「耳邊風」「一溜煙」,四字的「橫七豎八」「心直口快」,多字的「急來抱佛腳」「不管三七二十一」……最早皆出自口頭,後來寫進了正式文章、編入了成語詞典。所以如今,三字的「打醬油」「口水仗」「接地氣」,四字的「不明覺厲」「腦洞大開」「吃瓜群眾」,多字的「很黃很暴力」「且行且珍惜」「說多了都是淚」,前途未可小視。有人不以為然,覺得這些熟語若作了成語,有傷語文的純潔,拉低文化的檔次。此話有理,但也有點過慮,因為約定俗成的事物最終不由個人來決定,只能指望時間證明。何況語言文字好比江河湖海,有自我淨化的功能,出俗歸雅、優勝劣汰乃是主流。
我相信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成語,有可能會減少,但絕不會枯竭。古來成語極夥,但若以時間計,實在不多,且是逐漸稀少下來的。古籍裡的成語最多,將首部文集《尚書》與首部《詩集》中的成語相加,就有三四百條,而且很多至今常用,前者如「星火燎原」「孜孜不倦」,後者像「喬遷之喜」「求之不得」等等。兩書成於約兩千五百年前。手頭最新版的《中國成語大辭典》收詞一萬八千餘條,用後數除以前數,平均每年只得七八條而已。
我相信這個時代,必有屬於這個時代的成語。古代成語內容基本不出農耕文明的範疇;而今時代天翻地覆,社會日新月異,而中國人依然在說漢語、用漢字、寫漢文,豈有不出新的成語之理,而且不出所料的話,多半當由熟語而來——只是按照上述理由,註定淘汰者眾、成功的少。略作檢視,我覺得以下的幾個頗有希望,順便說些理由,純屬一孔之見,不喜勿噴。
「老娘舅」。這個熟語在長三角地帶,一般不指親娘舅,而指一類中年偏老的男性,他們厚道且又精明,親和而有威信,樂於並善於裁判是非、調停糾紛。老娘舅一出馬,輩分和義務在此,各方都會退讓三分;老娘舅一決斷,權威加公道當頭,大家都會多少買帳。與北方的「和事佬」相比,南方的「老娘舅」更有原則、更有擔當,所以還擴展到了民警,不管長幼男女。老娘舅儘管沒入課本、沒進詞典,但有一部連拍了十二年的電視劇《老娘舅》,廣傳大江南北,眾多北方人不僅聽得懂,更把老娘舅代替了和事佬——文藝推動熟語傳播,可稱一個範例。
「非誠勿擾」。這個熟語同樣是文藝推動的,比老娘舅更甚的是,電影幾乎是原創者,還帶火了一個同名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與誠心誠意、真心實意貌似相同,其實更為豐富——除了自表坦誠,還有一半勸說甚至警告之意,這是古代成語所沒有的。此語有望成為當代成語,還因它的句式屬於古典或經典型,類似「非禮勿視」,極易發生流傳慣性。「不喜勿噴」也屬此類,意為「如不喜歡,不要謾罵」。「噴」是網暴的一種典型,源於「噴子」,指的是沒有目的胡亂找碴、沒有根據任意指摘,並以此為樂甚至成癮的人。巧的是霰彈槍的俗稱也叫「噴子」,霰彈槍噴子彈的樣子與噴髒話、噴口水相似,其殺傷力幾可等量齊觀。
「洪荒之力」。這個熟語同樣是古典或經典型的,句式與「汗馬之功」「前車之鑑」或「天作之合」相類。洪荒的本義為遠古混沌期,陸地尚未形成、洪水滔天的狀態,可引申為無法抗拒的自然力。但洪荒二字始終未能增潤為成語,令人奇怪又加惋惜。現在好了,接「之」以「力」,已成規模氣候。與之近義的成語也有,如「九牛二虎之力」,但後者顯然更古遠、更強大、更神秘不可測。洪荒之力也有文藝女神助推,包括小說、影視還有歌曲,陣容不可謂不豪華,然而最大的推力卻來自於體育界。裡約奧運會女子百米仰泳決賽,傅姑娘拼著命破了亞洲紀錄,只比第二名慢了零點一秒。面對採訪,她解釋說昨天預賽,自己已把洪荒之力全部用完,另外手也短了一點,所以觸壁遲了一點。《千字文》首句八字,就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傅姑娘所指顯然不是天地的大宇宙,而是自己的小宇宙。須知宇宙無論大小,都具洪荒之力,既有積聚爆發之日,必有耗盡不支之時。此言一出,傅姑娘名動全國,還得了個「洪荒少女」的封號,也成了當代的熟語。
「羨慕嫉妒恨」。這個熟語也是靠文藝推廣開來的,三詞拼成一句,卻超過了「手追心慕」「嫉賢妒能」「深惡痛絕」三大成語的總和。原來它表達了三種情緒貌似不同,實有大關聯而且易轉化的現象,觸及了人性的善與惡、社交的優與劣。當代熟語常有拿詞語拼接而成的,或是將一句白話縮寫而成的,巧妙者少,牽強者多,像「喜大普奔」「說鬧覺餘」「不明覺厲」「活久見」之類,都屬等而下之。至於更無理者如「奧利給」,更淺薄者如「嚇尿了」,更粗鄙者如「然並卵」,只要後世道德提高、後代修養進步,它們是留不下來、存不下去的。
有人說現下流行的熟語不是當代的成語,這是極有道理的。我說的只是可能,是預測,是一種好的未來。以上幾個不算太壞,但肯定不夠好,所以我才希望當代的才子學人更用力,名家大師多費心,對別人的詞彙加以提升與善用,對自己的言語加以精煉和創新,出一些意思深、辭藻美、趣味濃、共鳴多、流傳廣的好詞。在這個過程中,也別忘了經常望一望古人,望一望孔夫子的隨心所欲,司馬遷的短小精悍,杜牧的豆蔻年華、陸遊的柳暗花明,尤其是施耐庵的橫七豎八、急來抱佛腳,曹雪芹的耳邊風、一溜煙和心直口快,還有魯迅的不管三七二十一……
時替光輪去又回,恰如鬥轉復星移。千年積作智和慧,萬語凝成珠與璣。心裡駐,口中追,屏前筆下任君揮。只因自古為常事,更待今來出好詞。 ——調寄 思佳客(胡曉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