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收看築夢中國觀後感
2023-08-07 17:20:49 1
第1篇:觀《築夢中國》有感
《築夢中國》讓我又一次重溫了中國的近代史。古人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回顧歷史,反思屈辱,你我有夢,中國有夢。
當中國夢都變成每一個國人為之追求和執著攀登的希望之夢時,那麼國之強大就不遠了。曾記得有這樣一段鼓勵中國人為夢而揮灑激揚的文字,梁啓超在《少年中國說》喚起了無數仁人志士為追尋中國夢而求索。「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如果說少年無夢,那麼這是我們民族的悲哀,如果說少年有夢,那才是國之大幸。《築夢中國》要讓年少者為「夢」引起共鳴。
在實現偉大中國的復興之夢的今天,《築夢中國》再一次喚醒有些沉醉的年少者,其實中國夢還需靠每個國人為之努力奮鬥,還未到享受和品味中國夢的時刻,前輩們在留下中國夢勝利果實的同時,給我們後來者寄託了更高更遠的期望。「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還得靠一代又一代懷揣中國夢的後來者。「三民主義」的締造者孫中山曾有過這樣一句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是對追求中國夢的真實推進。
《築夢中國》,風雨如磐,滄桑歷史,讓我既為我國千年輝煌而自豪,又為百年滄桑而感慨,更感到習總書記提出中國夢的真切,讓全中國人民充滿希望。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和諧,這不是夢想,而是通過我們全國人民共築中國夢,一定能實現的!你我有夢,國人才有夢,中國才有夢。讓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朝著實現偉大中國的復興之路奮勇前進吧。
第2篇:築夢中國觀後感
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從來都是我們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在通往中華民族復興的道路上,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前僕後繼、上下求索。從登上歷史舞臺那一刻起,中國共產黨就勇敢擔當起這一使命,從上學就業到住房就醫,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迎來了我們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
回望歷史,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多少仁人志士為了救國救民付出艱辛努力,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運動,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從來沒有停止過探索救亡圖存的真理,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直到嘉興南湖那艘畫舫傳出了令人振奮的聲音,仿佛暗夜海洋上航行的輪船,前方忽然出現了一座燈塔。90多年黨和人民的奮鬥與創造、30多年改革開放的探索和實踐雄辯地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的必由之路。找到這條正確道路,極為艱辛、來之不易,這樣一條國家富強之路、人民幸福之路、民族振興之路,這樣的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使中國道路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極大地增強了13億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國精神生生不息,成為照耀我們民族奮勇前進的不滅燈塔。今天,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期、改革攻堅期,精神力量的作用也愈加凸顯。面對紛繁複雜的觀念世界,如何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如何以更大智慧與勇氣啃硬骨頭、涉險灘?離夢想越近,就越需要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越需要持續激發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
我們要看到,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壯麗徵程上,在改革發展的火熱實踐中,靠什麼凝聚社會共識、激發創造活力?「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高度概括了築夢中國的深刻內涵,寓意深遠、催人奮進。
夢想之旅,從來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風順。夢想之路越切近,新情況、新問題就越多。發展起來之後的問題,一點兒也不比不發展的時候少,解決難度更有甚於前。行百裡者半九十,儘管我們距離夢想越來越近,但需要付出的努力依然艱辛。越是在這樣的時刻,越需要我們滿懷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沿著中國道路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3篇:《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觀後感
在支部組織下,觀看了《築夢中國——中華民族復興之路》歷史文獻紀律片,整部紀錄片分為七集,分別是風雨如磐、中流擊水、正道滄桑、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發展新境和夢圓有時,生動詮釋了1840年以來中華民族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鬥的歷史徵程。
甲午戰爭一年後,曾留學英國的嚴復發表《救亡決論》,提出「如今中國,不變法則必亡」。為中國人敲響了變法圖存的警鐘。
此時的世界,一個群雄逐鹿的帝國主義時代已經來臨。甲午戰爭進一步暴露了清王朝的腐敗無能和中國的貧弱無助,助長了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覬覦之心。中國,面臨著隨時被帝國主義列強蠶食鯨吞、瓜分豆剖的危機。
要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就要改變祖宗成法,學習西方的各種制度。按照這樣的邏輯,一場聲勢浩大的變法維新運動開始了。1898年,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上諭,宣布變法。改革行政機構,編制國家預算,發展工商業和交通採礦業等……但是僅僅一百零三天後,這些新政就因為觸動了清王朝統治集團的利益而被斷然制止。1898年那個煩悶的夏天,劊子手揮刀砍下了六顆愛國者的頭顱,也砍斷了人們試圖通過改良實現救國自強的幻想。
二十世紀的帷幕拉開了,但它給中國帶來的卻是無盡的黑暗。面對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仁人志士開始救亡圖存的新的努力。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歷史悲劇有力地證明,沒有先進階級的領導,農民是不可能推翻封建制度的;戊戌維新運動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道路是行不通的;辛亥革命成果的被竊取證明,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的方案同樣是不能挽救中國的。
當時間的車輪來到九十四年前的七月一日時,歷史就此轉折。縱使彼時的國家內憂外患、動蕩不安,但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希望,億萬華夏兒女就此開始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而努力奮鬥的築夢徵程。
作為一名服務基層的國家公職人員,一名預備黨員,零距離傾聽群眾心聲,零距離體會群眾情感,真正做到對群眾的認識和理解。在實踐和學習中增長才幹、積累經驗,奉獻自己的全部力量,為祖國母親的復興之路推波助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