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作文:家鄉的青海湖
2023-08-07 17:45:24 2
青海湖,是我國第一大內陸湖泊,也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它浩瀚縹緲,波瀾壯闊,是大自然賜與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寶鏡。
青海湖,古代稱為「西海」,又稱「鮮水」或「鮮海」。藏語叫做「錯溫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語稱它為「庫庫諾爾」,即「藍色的海洋」。
青海湖面積達4456平方公裡,環湖周長360多公裡,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還要多。湖面東西長,南北窄,略呈橢圓形。乍看上去像一片肥大的白楊樹葉。青海湖水平均深約19米多,最大水深為28米,蓄水量達1050億立方米,湖面海拔為3260米,比兩個東嶽泰山還要高。由於這裡地勢高,氣候十分涼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氣溫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勝地。漫步湖畔,聽著當地牧民講青海湖的傳說,仿佛把你帶進了一個神話世界。藏胞說:青海湖在很久以前只是一口神井,當年有位叫白馬江安的大智者,在井邊一面刻苦修行,一面給過路行旅施井水。人們喝上神井水,立刻解渴生津,精神倍增。後來他要去印度深造,行前囑咐徒弟要繼續給往來行人施水,施罷水一定要蓋好井口,卻忘了說不蓋井口的大害。一天,徒弟施罷水,忘了蓋井口就睡著了。到了深夜,井水速漲,往外猛溢,釀成水災淹沒了這裡牧民和牛羊,變成了汪洋大海。白馬安江正行至印度邊界,忽覺心驚肉跳,猜定是神井溢泛成災,即隨手託起一座小山,念念有詞,小山便飛起端落在井口上。但溢出的水無法退去,便成了青海湖,那壓在井口上的小山便是現在的海心山。蒙民又是這樣傳說的:古來環湖居住著好幾個民族,一些部落頭人被權利慾支配著,常挑起戰爭,殺得屍橫遍野,血染草灘。蒙古族部落裡出了一位名叫庫庫諾爾的英雄,他教育本民族人和鄰族人和睦相處。鄰族人受到狼、豹的襲擊,他帶鄰本族人去驅逐狼、豹;鄰族人遇到天災,牛羊死亡,他說服本族人去周濟。漸漸地,這裡的蒙古人和鄰族人民解除讎隙,親如一家。庫庫諾爾為搞好民族團結,奔忙勞累成疾而死了,環湖人民哀思的痛哭聲震動上天,上天知道他是個真正的英雄,封為"團結之神",由他管理環湖人民的禍福。人們知道此事奔走相告,並把青海湖也叫做"庫庫諾爾",使這永遠成為團結友愛的象徵。
青海湖是歷史名湖,而且由於她的美麗富饒,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在今天的青海湖東北水草豐盛的金銀灘上有文明於世的漢代西海郡遺址——三角城,它是公元四年由漢安公王莽,派人設立西海郡而建造,現在依然能清晰的看到綿亙的殘斷城牆。在青海湖區,與三角城同時期的古城遺址還有海晏海城、剛察向陽古城、共和伏矣城。這些古城的的考古發現,清晰的描繪出青海湖區自古以來的繁榮
然而在這些年中青海湖發生了一系的問題:
水位下降
有關專家根據歷史資料推算,青海湖水位在1908年至1957年間,從3250米下降至3196.57米,平均每年下降17.2釐米,湖泊面積減少8.4平方公裡。從1957年至1988年,湖水水位平均每年下降約10釐米,湖水含鹽量也逐年上升。繼鳥島成為陸島後,湖濱東緣又出現了兩個脫離母體的子湖——尕海和耳海。氣象專家的科研成果顯示,由於上世紀末氣候暖幹,湖區周圍降水少,注入青海湖的河水水量減少,蒸發量加大,青海湖湖水「收支」不平衡,加上人為活動因素,青海湖水位下降是必然的。
土地沙化
在湖西北角已被10多平方公裡的沙丘包圍,湖區的沙灘鹽漬化嚴重,鳥島周圍滿目黃沙。鳥島在20多年前還是一個湖中孤島,1978年成為三面臨水的半島,而現在已成為離湖岸幾公裡的陸島了。湖南部黃河段,草場向荒漠化的發展趨勢明顯,退化面積迅速增加。海晏縣青海湖畔的沙龍已經向湟水河谷移動,根據6年前的數字,青海湖周邊區域內現有沙漠化面積4.3萬公頃,天然灌木森由以前的34萬畝銳減為現在的14萬畝。
草場退化
青海湖環湖地區的草地是青海最好的草地,以金銀灘為代表的環湖草原也是青海最優良的牧場,畜牧環境極好。幾十年來湖區人口不斷增加,目前區域內有10萬人左右在從事農副業,開墾耕地34萬多畝。每年夏天,一片連一片的油菜花美麗異常,人們對一望無際的金黃不由發出讚美之聲。油菜地的大片出現,大量的草地被開墾為農發出讚美之聲。油菜地的大片出現,大量的草地被開墾為農業綜合開發用地,也成了環湖生態惡化的原因之一。
物種減少
青海湖是我國高原內陸湖區水禽候鳥棲息繁衍的主要活動區域,也是最大的內陸高原溼地水禽保護區。區域內共有鳥類20種,約12萬隻,其中以魚鷗、鸕鷀、斑頭雁、棕頭鷗等水禽聚集較多。另外,區域內還分布有獸類、兩棲類、爬行類、魚類等物種。由於生態惡化,受威脅的生物物種約佔總數的15——20%,尤以湟魚為最,平均每公頃只有17.4公斤,相當於20世紀60年代初期湟魚資源量的16%,而且個體平均每條只有160克至165克重。藏野驢、野犛牛等珍稀動物數量也呈減少之勢。
如果在這樣發展下去那我們的後代向我們問起湟魚是什嗎時,我們將無言以對。只能向他們默默的懺悔自己的過錯。只能在腦海裡回憶湟魚的外貌,體型。向晚輩用語言來介紹。讓他們稀裡糊塗的接受,不象我們一樣直接去面對湟魚,去品嘗湟魚。而去博物館看湟魚的標本。
青海湖生態環境的惡化引起了國家和青海省的高度重視,青海省為此制定了青海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規劃,計劃在30年時間內,投資50多億元人民幣,實施十大生態治理工程,使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和恢復。青海省政府還決定於2001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對青海湖再次實行為期10年的封湖育魚。但我們希望還能頒布更嚴厲的法律條列,從而加強對青海湖的管理。還我們一個美麗的青海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