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紀錄片築夢中國觀後感黨員

2023-08-07 16:20:19 2

  黨員幹部《築夢中國》觀後感

  習近平總書記在國家博物館參觀《復興之路》基本陳列時向國人宣告了要實現中國夢。他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是中國近代史中中華兒女為之奮鬥的方向,也是我們先輩們努力追求的不竭動力和渴望進步的夙願,它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

  紀錄片中展現了以「四海平靜,天下太平」而取名的南京靜海寺風貌,這座為鄭和下西洋所作功勳所建的寺廟,卻在四百多年後見證了中國海上的屈辱。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兩年後的1842年,清王朝代表被迫和英國侵略者在這裡籤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被列強侵略與壓迫的屈辱歷史。也是從那時起,中華兒女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始了艱辛的探索歷程。

  落後就要挨打,面對他國列強的侵略,一批有識之士為了救國救民開始了屈辱苦難中的抗爭。影片中展示了民間組織的金田起義、後來的太平天國運動,雖都以失敗告終,但都是國人自救的有力佐證。清王朝面對列強的洋槍大炮,興起了以「自強」「求富」為目的的「洋務運動」,「洋務運動」風生水起,但終究未能救國,卻在歷史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群雄逐鹿的時代到來了,列強們對中國的凱覦之心昭昭可見,積貧積弱的中國任人宰割,《辛丑條約》的籤訂,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至此,民族之基搖搖欲墜。沒有刻骨銘心慘重代價的付出,就無法找到前進的道路,就不會有後人的「振興中華」的強力吶喊和變法圖存的警鐘,更不會有推翻封建專制政體的決心和毅力。

  維新變法、義和團運動,清王朝最後的垂死掙扎,已抵擋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時代召喚。《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紀初,喊出了國人的心聲。前人的衝鋒與失敗,後人的前赴與後繼,屈辱和抗爭並存是多麼的震撼人心!更讓我看到這樣一個迫切尋求偉大復興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變的。一隻沉睡的東方雄獅,正在醒來!風雨如磐,滄桑歷史,讓我穿越在歷史時空中,深切感知我們中華民族的復興軌跡。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這個命運共同體所面對的是無盡的深重與苦難,落後就要挨打,這是符合弱肉強食這個國際「叢林法則」,在築夢中國的過程中,我們經歷了難以排解的苦難憂傷,走過了風雨如磐的彷徨迷茫,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漸漸清晰,我們有了更加明確的前進方向。 但歷史告訴我們,實現夢想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個歷史的進程。正如總書記講話中所言,這是一次「自我革新」。沒有任何夢想是唾手可得,只有自強不息堅定夢想的奮鬥才會實現偉大的夢想。當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應該是責無旁貸的築夢者。作為一名基層普通黨員幹部,在築夢中國的道路上,願成為踏平荊棘的探路者,為「中國夢」早日實現貢獻力量!

  審計局《築夢中國》觀後感

  中國夢使我們有了奮鬥的方向和動力,中國夢正在喚醒我們這個沉睡了多年的民族,這個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的國家定能實現偉大復興的夢想。毛主席帶領我們的祖輩浴血奮戰趕走了列強,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推翻了殖民統治為我們創造了國內和平的環境,鄧小平在十三屆三中全會上敢於冒險劃時代意義的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帶領我們的父輩不斷趕超,不但解決了十三億同胞的溫飽問題,還實現了工業現代化,實現了經濟的騰飛,用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一百多年的發展之路。而現在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手上,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跨過超越發達國家的鴻溝。讓我們懷揣中國夢,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團結十三億同胞一起像世界吶喊我們的時代到來了——一定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有夢想的人才能走的更遠,而有夢想的民族才能實現偉大的超越。中華民族走過曲折的歷史是繁榮一世的輝煌,也有屈辱沒落的沉淪。現在的中華民族再慢慢變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的文化再慢慢的沒落我們的心慢慢沒有了歸屬,所追求的慢慢都是物質金錢權利猶如行屍走肉一般,沒錢的渴望金錢,有錢有勢的內心空虛有的甚至拿吸毒來排遣寂寞空虛。總之我們沒有一種成就感沒有快樂的在世上過好每一天。而新一任的領導人卻給我們指明了方向讓我們的內心有了追求有了動力那就是實現中國夢。

  習主席在國家博物館,在新一任領導人第一次集體亮相時發表了重要講話。我以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最偉大的中國夢。因為這個夢想,它是凝聚和寄託了幾代中國人的夙願,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它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一種共同期盼。我堅信,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我堅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百周年之時,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會實現;我更堅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會實現。

  習主席的講話將中國夢賦予了具體的含義不再是開空頭支票,那就是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中央的帶領下,全體各族人民積極響應。夢沒有大小貧富貴賤之分,我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去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能用廣大人民的力量託起偉大的中國夢。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