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退學的人最後怎麼樣了(中途退學的他們現在還好嗎)
2023-08-07 07:11:05 1
|今天分享幾個真實的故事|
關於輟學。
前幾天聽同事講起她的表姐,一個不願意認命卻又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她的表姐讀書特別厲害,初中升高中的時候考上了重點中學,誰知道父母堅決不同意,還說女孩子讀那麼多書最終還是要去別人家的,沒用!她表姐苦苦哀求終不得願,在同事家哭了整整一個星期。
後來她表姐早早結了婚,嫁給一個老實的農民,當起了典型的家庭主婦,新的矛盾又出現了:沒有生到兒子。她表姐也是不肯認命之人,後來懷了三胎,知道是女兒後都流掉不要了,問起現狀,同事嘆氣道:瘦的皮包骨了,整天只能跟農田、家務打交道,如果當初能給個機會給她好好讀書的話,結局就不會這麼悲慘了……
人生總有很多分岔路,選擇不同的路,未來又不一樣。有人無可奈何而被命運捉弄,有人卻因讀書苦而早早輟學。
我所教過的學生中,總有幾個調皮搗蛋的,自然也有幾個規勸無果而輟學的。那他們現在都還好嗎?
小H,一個開朗而且帥氣的男生,不愛讀書,吸菸、喝酒、逃課、打架「樣樣精通」,為此我打過不少電話給他家長,但是每次打電話給他家長,小H的父親一開口就是破口大罵,小H也是不留情面跟其大吵,而他母親因為夜宵檔生意忙,鮮少理會他,也不知道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打心底覺得小H讀不下去了,後來高二分班不久,我就聽說他真的就退學了。
目前沒有工作,紋了身,交了女朋友,在廣州混日子,朋友圈是各種吃喝玩樂,試問,這樣的日子真的能長久嗎?初高中的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叛逆,父母的態度會影響孩子的人生選擇,不當的處理方式會讓孩子的逆反心理加重,甚至到達不可逆轉的地步。
不要隨便把消極的情緒帶給孩子,至少一家人應該像一家人,遇到事情不要相互埋怨。
C仔,重點高中學生,沉迷遊戲,而且技術超好,榮耀王者段位,後來被市裡電子競技職業隊伍看中,但是代價就是要輟學,不顧家人的反對,終於當上了夢寐以求的職業玩家。
夢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年輕的C仔萬萬沒有想到,職業選手不好當,每天重複枯燥無味地練英雄,並不能隨心所欲,熬夜加班常有的事,在半年之後,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離開了隊伍,這個時候的C仔想要回去讀書,發現已經力不從心,成績一落千丈,鬱鬱寡歡。
你在羨慕別人的時候,別人也在羨慕你,你所看到的光鮮亮麗的背後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血汗與淚水。
不要輕易放棄讀書的機會!或許,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出路。
就業形勢嚴峻,這是眾所周知的事,高學歷的人可謂越來越多。從工資角度來看,學歷越高,平均工資越高,在廣東,研究生平均工資在7000-8000,而中專生只有3000左右,更別說中途輟學的高中生。雖然不是所有中途退學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依然生活得很瀟灑的寥寥無幾。從工作環境來看,學歷很多時候影響升職空間,相對來講,學歷低的人工作多數又苦又累,大多從事簡單加工作業,體力勞動居多而工資報酬又不高,而學歷高的人平臺好,起點高。
難道20%的人掌握80%的財富,真的是命運故意不公?
(求職現場)
讀書為了什麼?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說句玩笑話,沒讀書但多金的,最多算個「土豪」,而飽讀詩書又多金的才叫「高富帥」。這兩者之間差的就是「內涵」。這些由內而外的氣質流露在交流對話中、體現在處理事情上、融入情商中,只有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人,食物鏈頂端的勝利者,人與動物的區別就在於:人有主觀能動性,會思考,並用來指導生活實踐。
思想是無形的資產,是別人搶奪不了的財富。而不善思考的人,賺到了錢也找不到花錢的樂趣,因為他不知道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更快樂,慢慢地,思維狹隘,被寂寞和恐懼籠罩,整個人陷入惶恐不安中,變得偏執暴躁。
比起說讀書無用的人,我更多見到的是後悔沒有好好讀書的人。就連網友們也自我調侃到:工作之後,才覺得讀書的壓力根本不算什麼。韓寒後悔退學,馬雲說不讀書會後悔!他們已經很成功,因為金錢的滿足總是短暫的、空虛的。
讀書能讓你在見到夕陽時,可以自由感嘆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不是只能說一句:「天快黑了,哎!」;在遇見沙漠之時,能驚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說:「媽呀,這是什麼鬼地方!」。
所以,在還能讀書的年紀,好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