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幹部觀看築夢中國有感
2023-08-06 15:00:33 1
築夢中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故事感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築夢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1】
「七一」前夕,漣源市環保局組織全局黨員幹部觀看《築夢中國》。6月30日《築夢中國》電視紀錄片開播以來,漣源市環保局42名黨員幹部積極收看新聞頻道《築夢中國》電視專題片。該片通過回顧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光輝歷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生動闡釋了中國夢的深刻內涵。
通過觀看影片,激發了全局黨員幹部的愛國激情,增強了大家為實現中國夢而奮鬥的動力。「藍天碧水、美麗漣源」是漣源的夢想,更是漣源環保衛士的夢想,並紛紛表示在工作中將採取多項措施做好環保工作,確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好「最後一公裡」,為實現「藍天碧水、美麗漣源」做出較大的貢獻。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2】
6月30日以來,太來鄉機關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收看中央13臺新聞頻道《築夢中國》電視紀錄片,並將其作為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重要內容。
系列記錄片生動詮釋了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屈辱苦難中奮起抗爭,為實現民族復興進行的種種探索,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歷史徵程,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故事感人。
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觀看紀錄片,重溫中國革命歷史,再次深刻感受到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艱辛,這是一堂深刻生動的黨課,也是一次思想信仰教育,將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以積極奮進的姿態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工作。特別是6月30日播放的第一集《風雨如磐》,該紀錄片以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序幕,講述了近代鴉片戰爭至中國近代化開始(洋務運動)這一時期中國的落後及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歷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落後就要挨打」。
鄉黨委政府要求,一是要充分利用好閒置時間,繼續組織機關黨員幹部積極收看《築夢中國》,並在收看後對該片進行討論交流,認真撰寫心得體會。二是根據太來鄉情,結合心得體會,認真總結,擬定下一步工作打算;三是各村(社區)黨支部、教育黨總支要充分利用上黨課時間,認真組織全體黨員集中收看紀錄片。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3】
7月13日上午,雙龍鄉黨委按照縣委組織部要求,組織機關站所全體黨員幹部在多媒體會議室觀看了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視臺、國家博物館聯合攝製的歷史文獻紀錄片《築夢中國》。
該片共7集,每集30分鐘,以1840年鴉片戰爭拉開了中國近代歷史的序幕,講述了自近代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這一歷史時期中國及中國人民的艱辛探索歷程,告訴我們從屈辱的歷史中總結經驗,展望未來。
觀看該紀錄片後,許多黨員幹部紛紛發表了觀後感,認為了解了「中國夢」的由來,明確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的奮鬥方向,提高了工作的積極性。
【築夢中國觀後感範文4】
3月13日晚,本人完整地看完了黨《築夢之基》和《永恆的信念》兩部宣傳教育片。影片再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奮鬥歷程,深刻詮釋了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讓我感受深刻,又一次認識到:當前的幸福生活真是來之不易!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我應當好好珍惜革命先烈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堅定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堅持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繼承和發揚我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優良傳統,牢記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立足本職工作,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想,當前,在我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大舉措,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大部署,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大舉措。對於個人而言,藉此次自上而下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機會,我們可以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檢查自己,幫助同志,共同進步!對於我校發展來講,也是檢查我校自成立以來在教學、管理、服務等工作中存在的「四風」問題的好機會。
對於我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從一個黨員的角度來看,我以下兩點認識:
一要樹立群眾觀念。要深刻認識新形勢下進一步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性緊迫性,始終將學生放在心中,保持與學生的親密友好聯繫,自覺提高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二要服務人民群眾,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為學生為百姓服務作為本人職業教育工作的宗旨。
對於我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為一個黨員,我真誠地提出以下建議:
在教學管理方面制度化管理規範合理,但在具體管理工作中希望更能充分體現尊師重教,形成自上而下的尊重教師和尊重知識的校園文化氛圍。
在學校管理與教學服務過程中,堅持做好:為員工服務,為學生服務。為大家解決一些切實問題,如教職員工校車問題,學生提出的食堂飯菜價格不合理、營養口味等問題,以增強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幸福感和學生的認同感與歸宿感;在教學服務工作中,突出為了一切學生和一切為了學生的服務理念,反對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堅持用耐心和包容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