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的方的筆順怎麼寫(方並併本字考)
2023-08-06 22:23:25
之前探討過方=綁的本字,見: 方=綁本字考 ,今天收到網友評論,認為方=放的本字,我不以為然。網友 望遠鏡FAST的原文:
方,最早的甲骨文字應該是「四方鳳」甲骨片裡的那「方字如合集28002所寫法,8397的寫法可能是後來的,因為它接近於金文的寫法,早先原型沒有兩頭挑掛的小豎。 方,原型字表達為「控制、把控、掌握」 的含義可能更加準確一些,28002的寫法筆畫剛勁,不似其它的甲骨文字扭曲隨意,也說明這個字表達出來的神聖穩重之意。方法、鬼方、四方、方案等等組詞,用這個含義這些詞就說得很通。正方形長方形、防、放、坊、邡等等,也是這個含義,放開,明顯的開的是放,放就是方的方加上反文旁是方的反義。方,表示方位,是後來延伸意思。四方鳳,方,不是方向,已經有了方位字東南西北,再加上一個「方」在後,不符合古文表達規則,方在四方鳳裡應該獨立的表達東南西北的統治者或者國名的含義。
他提到的甲骨文卜辭是:
被甲骨文專家胡厚宣釋讀為: 東方曰析,風曰協;南方曰夾,風曰微;西方曰夷,風曰彝;北方曰宛,風曰(「役」字改雙立人旁為單立人旁)。
首先,我對以上釋讀存疑,比如:南方曰因,胡釋讀為夾。有空我再釋讀下。這裡要說的是,此時(推測是武丁時)甲骨文方已經有方向義。
夾的甲骨文
因的甲骨文
而這塊甲骨文上面的字
可見,我釋讀為因,是正確的。胡釋讀為夾,是錯誤的。
以上,先撇開不談,我認為甲骨文方字與放並無關係,我認為方組字,從人的為仿、彷,二字似乎與方的甲骨文形狀並無關係。
最初的甲骨文方很簡單,人中間多了一橫,可以理解為人被枷鎖束縛,這不就是綁住了嗎?後來發展出複雜字型,將人的雙手截住,再後來發展為將人的頭部也截住,這不就是古代枷鎖的發展方式呢?鎖住手、鎖住頭,便於控制。並由此演化出防、妨之義。但最初應為捆綁義。
如果朝著仿佛、仿造、彷徨上理解,似乎也無法解釋這些字型與仿、彷之間的關係。你要說彷徨、走來走去,似乎還有一絲關係,你看這個方字中的人雙腳分得很開,似乎與閒逛有關,但這解釋不了中間的那一橫。所以,在彷徨與捆綁之間,我選擇用捆綁來釋讀。
此外,在詩經中,以及在一些方言中,將一些木頭捆綁起來,用方字。但除了捆綁之義,似乎也有合併之義。
而合併的並,有兩種古體:併、並,二字的古音均為類似bong音,這在說文中提到:
竝者,倂也。與此為互訓。並,古音在十部,讀如旁。
也即,方、並二字古音同,應存在通假現象。而並造字很晚,最早見於說文,可知,在上古無並字時,人們用方字假借。這也解釋了上述捆綁義。捆綁約等於合併。
此證,方=並的本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