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戲劇青春跑道觀後感

2023-08-06 21:38:14

  範文一

  曾榮獲中宣部第九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青春跑道》主要講述中學校園裡發生的故事,講述了一位高中假日輔導員――心理學博士馬麗亞與一群學生在五一長假裡圍繞社會調查這一假日作業而展開的互動故事。圍繞著一個班裡的一群同學、一個另類輔導員和一個學生的父親,對當今社會的一個敏感話題——中學生早戀問題進行了直接的描寫,把時下中學生的學習、生活、煩惱以及與家長、老師的矛盾衝突都真實地搬到了舞臺上,現實生活裡面常見的諸如父子吵架等種種細節,也被形象生動地搬到了舞臺上面。

  該劇因充滿愛意地關注、探索青少年遭遇的青春期激情與困惑,緊緊抓住當前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早戀」和「上網」兩大熱點現象展開喜劇衝突,為我們展現了花季友誼的純真,因而深受中學生觀眾喜愛。大到情節、小到語言的全方位貼近,演員的表演與觀眾之間得到了心與心的交流,也贏得了現場觀眾最熱烈的掌聲。輕鬆的表演不時讓現場的觀眾發出陣陣歡快的笑聲。我們一家也為其時而幽默時而感人的故事情節所陶醉,不時地鼓掌叫好。

  處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正如這場滑稽戲中所說的:「到了我們這個時候,渴望被異性關心是正常的。」初戀的感覺是酸酸甜甜的,但卻是無法開花結果的,正如主人公陶偉所說:「愛是美好的,但它需要責任,只有當我們有了堅實的翅膀後才有能力承擔起它來。但如今的我們,仍沒有堅實的臂膀去託起一段美好的愛情。」

  青春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卻而又躁動不安的金色年華,是一次生命的宣洩,是一次夢想的放飛。正是因為有了它,生活才豐富多彩,有歡樂與煩惱相伴。然而,許多正常的男女交往卻被扣上了「早戀」的帽子,許多花朵因我們不恰當處理而凋謝。看來,我們得好好向馬老師學習了,面對學生,打開心扉,坦誠地交流,讓學生的青春夢想飛揚。

  範文二

  星期五晚上,我們學校組織了四至六年級同學到寧波逸夫劇院觀看了滑稽話劇《青春跑道》。

  厚重的幕布在輕鬆歡快的音樂聲中拉開了,一個關於中學生的校園故事由此上演了。其中有一位胡曉甜同學,母親是下崗工人,家裡條件非常差,但她學習卻非常好,而且還能自食其力,幫助媽媽減輕負擔。而陶偉同學卻是一個家庭富裕的學生,但他能幫助同學,把一臺筆記本電腦送給胡曉甜,可胡曉甜沒有接受,並說「我不希望依賴別人,我要靠自己」。看到這裡我很感動,也很慚愧。我總是依靠大人,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對於大人的付出總是認為是應該的。不高興的時候,還會衝他們發脾氣,特別是讓我學習時,我就會感到煩。對比胡曉甜,我真慚愧啊!以後我也要努力學習,控制自己的脾氣,要多幫大人幹點力所能及的事。

  劇中最有意思的是陶偉的爸爸,他是個好爸爸,雖然他把陶偉管得緊,還限制陶偉出門,讓他做一大堆像山一樣的作業,但他也是希望陶偉能成材,他用另外一種方式愛著陶偉。唉可憐天下父母心。不過,他有一件事情做得不好。那就是偷看陶偉的日記。日記別人是不能看的,那可是個人隱私。希望陶偉的爸爸以後可不能再偷看陶偉的日記啦。

  劇中還講了其他幾位同學的故事以及一個另類的輔導員老師,那個老師老把「老師」念成「老西」,害得我學著學著也要把老師念成了老西了。

  這個時而幽默時而感人的話劇在「千裡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的歌聲中結束了。雖然這個節目只有短短的一個小時,但讓我領會了什麼是仁愛、寬容和友誼。

  範文三

  這是一個很特別的話劇,以滑稽戲的形式出現在觀眾的面前,但圍繞的卻是當今社會敏感話題——早戀。話劇主要是圍繞著一個班裡的一群同學和一個另類輔導員,故事情節時而幽默時而感人,為我們展現了花季友誼的純真。

  話劇中的每一個同學都可以代表如今校園裡的一類人,有時尚追星的女孩;有隻會死讀書的「書呆子」;有成績優異但家境貧寒的學生;也有成績不好但人緣極佳的同學。他們都是花季的代表,是青春的象徵。中國人向來的觀念是,這段時間如果男女同學彼此有好感,就是早戀。劇中的陶偉父親就是現實生活中家長的縮影,當知道兒子與某個女生來往頻繁,就會盡全力去阻止,企圖扼殺這段友誼。然而,身為班輔導員的馬老師,卻沒有這樣做,而是以一種另類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這位輔導員處理此類事情的方法,不禁讓我甚為欣賞。

  其實,不應該把所有男女同學的交往都視為早戀,如果換個角度去看待這類問題,或許會發現許多美好的東西。也許我們可以把這種青春懵懂的感情看作為最深、最真和最純的友誼。學校的禁止、家長的反對,有時只會造成逆反心理,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只要是知心朋友,多交幾個又何妨?難道只因為性別,就在友誼面前退縮嗎?

  當然,我並不鼓勵早戀,但我也不贊成盲目的阻止。每件事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果兩個人互相欣賞,並共同努力,且雙雙考入名校的話,那誰又能說這不是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單純的被外貌所吸引,還不了解何謂愛情時,那這就是早戀所引起的問題了,可能會使成績下降,亦或者失去未來。

  青春是我們最大的籌碼,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青春時代懵懂的感情是被允許的,更是可貴的。如果老師和家長能積極引導的話,那麼哪怕是早戀,也是一段有好結果的友誼。

  我們在青春的跑道上奔跑著,是花季,也是雨季,但我們依舊奔跑。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