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綠皮書觀後感2000字

2023-08-07 01:03:14 2

(一)

1862年,美國第十六屆總統林肯發表了《解放黑人奴隸宣言》;1963年,馬丁·路德·金在林肯紀念碑前發表了關於黑人民族平等的著名演說《我有一個夢想》。故人已去,宣言猶在。

在美國的種族抗爭歷史中,曾經出現過一本非常重要的黑人專用書,其作者是黑人郵遞員維克多·格林。他在書中整理了美國當時可以供黑人入住和就餐的旅館和餐廳,免得他們誤闖了不該去的地方而被打死。說白了就是一本黑人旅行手冊,是為黑人專門定製的救命書——這本書就是1936年出版的「綠皮書」。

20xx年9月,同名電影《綠皮書》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20xx年3月1日中國內地正式上映。聽說這電影的口碑難得的好,我就借周末回家的時間特意去看看,看後果如其言。

(二)

託尼是一位白人,由於工作的夜總會關門裝修,為了維持生計,他亟需一份工作。有個朋友建議他去參加一位音樂博士為尋找司機所舉辦的面試。到達豪華公寓後,他發現這位博士是個名叫唐的黑人古典樂鋼琴家,鋼琴家正需要一個司機,負責他舉辦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工作。

當然,兩人心裡都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種族隔離嚴重的南部地區,他們很容易身陷麻煩,但託尼需要錢,而唐需要一個能照顧他的專業司機。兩個人上路了,一路上託尼把唐保護得很好,每一場演出準時到達,鋼琴保證是斯坦威的。託尼欣賞著臺上的唐出彩地演奏,在給妻子寫信的流水帳裡驕傲地介紹著唐,誇他有多精彩有多棒。

每一場唐的演奏結束後,底下的白人權貴們都會為他鼓掌,侍者彎腰說著恭敬的話,卻禁止他走進正規廁所,並客氣地指向花園裡用木頭搭的專供黑人使用的臨時簡易廁所。唐有骨氣,他堅決不用,寧願開著車回一趟酒店解完手再回去表演。

聖誕前的最後一場表演開始前,唐被禁止在高檔餐廳用餐。他離開了,丟下了所有期待他表演的白人們,頭也不回地離開了不住請求他的白人主管,離開了這個充滿歧視的華麗的酒店。

為了打破種族歧視,為了自由,唐冒著風險走這一趟南方之旅,和一位本來也看不起黑人的白人託尼,一起完成了兩個月的演出。託尼也在一場場演出中,感受到了唐的魅力。他們走出充滿種族歧視的豪華酒店,走進了全是黑人的小酒館。在酒館裡,唐彈起了黑人音樂,大家都為他歡呼雀躍,黑人樂隊也和他一起愉快地演奏。唐笑了,第一次,在舞臺上笑得如此開心。

聖誕前夜下雪了,他們開始了艱難的返程。路上託尼實在太累了,以至於唐開著車把睡著的託尼送回了家。託尼邀請唐一起過聖誕,唐卻識趣地離開了。託尼的家人們團聚著,其樂融融,而唐一人安安靜靜地坐在偌大的公寓裡,聽著窗外的聖誕歌……託尼並不開心,好像少了點什麼。

門鈴響了,託尼拉開門。是孤獨的唐,他從超級住宅又來到了託尼家,懷裡抱著一瓶酒。黑白兩人,無需多言,他們擁抱一起:「聖誕快樂!」

(三)

唐是一個活得像白人一樣的黑人,知書達理,為了自由行動著;而託尼是一個活得像黑人一樣的白人,油嘴滑舌,卻膽識過人。在這部電影裡,早已固化了的種族人設被巧妙的對調了:精英黑人,底層白人。

這一黑一白,一路走來,一路艱辛。唐所見證的種族歧視程度遠比他所想的更加過分:只準入住黑人酒店,不被允許上白人衛生間,不允許試穿西裝,不允許和白人同桌吃飯……這一切都在一點點擊垮唐的內心,也在慢慢改變託尼的立場。

剛開始的託尼煙不離手,髒不離口,生活窘迫,卻保有白人種族歧視者的傲慢。他拒絕接觸黑人使用的東西,會偷偷把來家裡幹活的黑人用過的杯子丟到垃圾桶。然而,迫於養家餬口的無奈和壓力,他不得不為黑人唐做事。一路做事,一路磨合,他們之間日益理解,友情日漸加深,託尼也開始無法忍受那些歧視者。託尼揪著酒店經理的衣服質問為什麼,唐只是想在這家餐廳吃飯而已;流氓警察辱罵著唐,託尼生氣地大打出手;唐被白人混混在酒吧暴揍著,託尼丟下手中的披薩跑到酒吧救了滿臉傷痕的唐,唐聲音顫抖著說:「我只是想喝點酒。」

為了演出效果,唐坐在化妝鏡前用棕褐色的粉底遮住自己受傷的臉,眼眶溼潤,多麼無奈和無助。一個午夜,託尼接到了警局的電話,當他趕到那裡時,唐和一個男人被銬著蹲在角落裡。託尼設法賄賂了警察,唐被放了,唐說他只想活得像個正常的人。

無論做了多少努力,他們倆依舊改變不了任何事情。為了尊嚴,託尼只能拖著絕望的唐在最後一場表演開始前離開酒店,宣布罷演。

他們前往北卡羅來納州,車在路上突然拋錨。路邊的田野上,穿著粗服麻布衣服勞作的黑人農民們,看到這不尋常的一幕,紛紛停下手裡的活,滿臉疑惑地看著這從未見過的場景。原本應該是與他們有相同境遇的黑人唐,卻西裝革履,享受著白人服務,竟生活在截然不同的上流社會。

田野裡的那些黑人農民的眼神特別真實,那眼神裡的疑惑如針一般扎著他的心,也深深刺激著觀眾的心。

而對唐而言,他也不能坦然面對這種不同。

他懂藝術,有文化,卻必須忍受來自白人和黑人兩種不同的眼神。白人從心底裡還是瞧不起他,而黑人的底層生活,他又從未真正體驗過。

在那個大雨滂沱的夜裡,託尼為了安慰唐,說唐不像個黑人,唐卻生氣了。唐絕望地衝著託尼喊:「我不像個黑人,也不像個白人,甚至不像個人。那你告訴我,我是什麼?」

「我是什麼?」這是來自唐,來自一個黑人的問題。

唐完全可以待在城堡一樣的房子裡,坐在國王椅上優雅地彈琴,而不是狼狽不堪地開什麼南部巡迴演奏會。這一程,唐不是真的要巡演,他是要去南部,去找回自己。

(四)

在《綠皮書》的前言中,格林寫道:「在不久的將來,這套書將不會再出版。到這本書停止發行的那天,我們的好日子就到了。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不必再受如今尷尬歧視之苦。」

直到將近三十年後的1964年,《民權法案》頒布,種族隔離制度的喪鐘終於敲響了,《綠皮書》也終於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顯然,這本書見證了那個畸形的年代。

任何時代,每個角落,每種制度,觀念的改變都相當不容易,都需要那些有勇氣的人,不斷地挑戰世俗的偏見與傲慢,用實際行動去感化人心,去說服世界,直至一切慢慢改變。

當託尼問唐的夥伴為什麼唐要白白承受這些痛苦走這一遭?唐的搭檔這麼說:

「僅有天才並不夠,改變人們的觀念還需要勇氣。」

是的,《綠皮書》裡的扭曲歷史需要不斷被反思,這反思不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曾經歷史的傷痛被當下的電影激活了,這是為了驚醒,亦是對前輩先行者的致敬。

同类文章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怎麼寫?《阿甘正傳》這部電影,感覺非常的真實,並且令我感動。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阿甘正傳英文的觀後感1  WhenIfirstsawthismovieIdidn'tappreciateitlikeIdonow.Because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龐維國教授講課時深入淺出,列舉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來說明問題;課堂生動、有趣,語言幽默(比如「開汽車的時候最好不要玩深沉」);講解細緻,抓住要點。  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觀後感  觀看愛課程網《學習心理學》的智力技能和動作技能專題,看了一會龐維國老師的講解,我就被他風趣幽默、深入淺出的講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觀後感

  《拉貝日記》講的是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影片整片非常壓抑,隨著影片的深入,日軍暴行的深入描寫,觀看的心情也越來越沉重.影片結束以後,心中仍然非常難受.給人的震撼感自然不言而喻.  《拉貝日記》電影觀後感  給我感覺最深的印象就是,這沒有過多的刻畫屠殺的場面,但是同樣讓人感受到1937年南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觀後感

  孫小傲因為父母長期在外工作,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打工賺錢上面了,無暇照看他。無奈之際,他和爺爺相依為命,誰知他的爺爺整天都把心思花在了找老伴的事情上。孫小傲受到了冷落,內心充滿了彷徨、孤獨和苦悶。  《憤怒的小孩》電影觀後感  前不久,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隨後我感到了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800字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讀課文,已經是開開生活中不可卻少的一部分。看到爺爺欣慰的笑容,是開開一天中最幸福的時候。但這一切都隨著爺爺的離開而逝去,爺爺的笑容已是開開最珍貴的記憶。  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還記得那一聲聲童稚的朗讀聲嗎?就是那些天籟之聲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每天晚上給爺爺讀故事、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念書的小孩觀後感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主人公代表著兩個群體:空巢老人與留守兒童。一直以來,我們都未能給予足夠的關注,或者說,我們那風華正茂的一代,在現實的無奈逼迫下,把最需要關心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滯留在一起,造成了千千萬萬個開開和他的爺爺。  念書的孩子電影觀後感  在電影《念書的孩子》中,九歲的開開從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感

  路開是一個活潑開朗、孝順懂事又勤奮好學的孩子,每天都給爺爺讀書,雖然錯誤百出,但語氣到位,講的娓娓動聽。他和爺爺相依為命,每天晚上都在等身在遠方的爸爸媽媽打來電話,也許這就是開開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不幸的,但他是堅強懂事的,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是讓人感到心酸。  看念書的孩子觀後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廣州烈士陵園觀後感

  大學生參觀廣州烈士陵園有感第1篇  清晨,黨員和我們入黨積極分子一行人踏上了參觀學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之旅。時值農曆十一月,寒氣微逼,天空卻明淨無雲,格外清爽。烈士陵園的早晨並不安靜,很熱鬧。一進大門,便看到了許多晨練的老人家,神採奕奕,使整個陵園充滿了活力,看到了生機。  廣州起義烈士陵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也許,時間會衝淡記憶,但人們絕不會忘記,20世紀90年代,有這樣一位共產黨員,他的理想,他的信念,他的人格,他的情操,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他,就是原中共阿里地委書記孔繁森。他把自己的一腔熱血灑在西藏高原。  教師孔繁森觀後感  有這樣一位英雄,生活在一個萬象更新的年代裡,在世界最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參觀孔繁森紀念館有感  來到孔繁森紀念館大門口,門上的幾個由江澤民主席題寫的鎦金大字:「孔繁森同志紀念館」,在陽光照耀直下熠熠生輝。這不僅體現了孔繁森同志紀念館作為山東聊城教育基地的重要地位,也顯示了孔繁森同志的精神永遠閃耀著光芒。進入紀念館,孔繁森同志高大威猛的石像形象就迎入了我們的眼